古都洛阳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灿烂。国花牡丹盛产于洛阳,所以洛阳又被称为“花都”。“花中之王”的牡丹为何独独青睐洛阳这个地方呢?
这里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唐代女皇武则天登上帝位之后,认为自己的权力和天上的日月一样崇高。有一年冬天,武则天兴致大发,在上苑和大臣、妃子一起饮酒赏雪。花园里白雪皑皑,几处红梅花开得正艳,后花园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这时,有个妃子想讨武则天欢心,对她说:“皇上,红梅花虽然好看,但毕竟是一花独放,如果皇上能下一道圣旨,命令百花都在冬天开放,岂不是更合您的心意,更显您的威严?”
另一个妃子摇摇头说:“寒冬腊月,正是红梅花盛开的季节。等到明年春天来了,百花自会开放,到时候再观赏也不迟啊!”
武则天已经喝到兴头上,她哈哈一笑,挥手说道:“春天开花没有什么稀奇,我是皇帝,我命令百花何时开放,她们就得开放!”
只见武则天大笔一挥,写下几句诗:“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意思就是命令百花马上齐放,不能拖延。写完圣旨,命令宫女拿去烧了,将旨意传达给花神。
花神接到圣旨,不禁犯了愁。在寒冬开花是违反季节规律的,但是武则天是真命天子,她的威严就连天上的神仙都要惧怕三分。她召集起各位花仙子,商讨对策。
比较胆小的桃花仙子瑟瑟发抖地说:“天子可是触犯不得的,我们还是遵旨,提前开花吧!”
其他花仙子也连声附和。这时,牡丹仙子断然说道:“就算她是天子又怎么样?我们开花各有自己的时节,不能违背了天时,违反了自然规律,给天下苍生招来祸害!”
“可是武皇帝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呀,要是我们不遵旨,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牡丹仙子凛然地说:“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骨气,她也奈何不了我们!”
第二天一大早,武则天从酒醉中醒来,宫女急匆匆来报:“皇上!上苑的百花全开了!”她模糊地想起了昨天的圣旨,赶忙来到上苑一看,只见各色的花木全部开放了,将整个花园点缀成了春天!一起赶来的百官和妃子全部跪下,齐声高喊万岁,武则天得意万分。突然,她发现,只有牡丹花圃里还是一片枯枝,不禁怒从中来:“大胆的牡丹抗旨,来人,将牡丹花枝全烧了!”只见火光冲天,花圃里的牡丹花便全成了灰烬。武则天还不解气,又命令将牡丹花连根铲除,扔到洛阳的邙(máng)山上,让牡丹花从此断种绝代!
原来,武则天到过洛阳邙山一带,知道那儿荒凉偏僻,牡丹到了那儿必然会受苦受罪,这样才能解她心头之恨!
谁知,牡丹虽然承受了烈火焚身之苦,到了洛阳后,凭着一股傲气,居然在贫瘠的土地里扎下了新根,第二年春天染绿了整个山头!邙山的人们感念牡丹的顽强和不屈,将牡丹细心栽培起来,牡丹从此在洛阳扎下了根,一年又一年,牡丹花越开越繁盛,生生不息。其中有一种牡丹,因为受了烈焰灼烧之后,花色红得似火,人们叫它“焦骨牡丹”,也称为“洛阳红”。牡丹的坚贞不屈和铁骨铮铮,使其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成为了百花之王,洛阳也因之名满天下!
“花王”姚黄与“花后”魏紫。姚黄是千叶黄花牡丹,魏紫是千叶肉红牡丹,原指牡丹的两种名贵品种,后来泛指名贵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