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平原:川主信仰与蚕神、竹篾祖师

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环绕,海拔600米左右,土壤肥沃,有历史悠久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境内水渠纵横,也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甘蔗、蚕丝、油菜籽产区,地理条件和灌溉条件促使了成都平原农业发达,成都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指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由此,也可见成都平原的富饶。

一、天府之国的川主信仰

四川盆地地形对于成都平原的农业种植有着重要影响,平原土壤肥沃但地势低洼,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川主,又称川祖、灌口神,是一种以巴蜀治水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民间信仰。成都平原著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对于天府之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成都平原川主信仰即是对秦蜀郡太守李冰的信仰崇拜,希冀川主保佑巴蜀免于水旱灾害。《史记·夏本纪》载:“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但明清以来,川主成为四川本土乡神,川主信仰成为四川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信仰。清代川主庙遍布四川省(含今重庆市)内各州县,有方志记载的便超过500处。在川渝之外的川主庙则同时还兼有川人会馆的功能。  也有说法是:川主即山川之主——大禹,史前传说中的帝王和治水英雄。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堵”为“疏导”。并且为了治理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事迹和精神,体现了为公、为民的高尚气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进而被人们奉为川主。

四川川主信仰的祭拜场所以川主庙为主,也称川主宫、川主寺等。川主的祭祀活动分为官祭和民祭。古代官方尤其重视祭祀活动,修建了众多祭祀神祇的庙宇。成都的川主庙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开始祭祀李冰。信仰治水有功的神祇与成都平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分不开,在四川乡民的信仰实践中,既有大禹、龙王等全国通行的神祇,又有本土历史人物神格化被后人祭祀,还有外来的杨泗、萧公、晏公、天后等。历史上,四川地区在移民潮带来的乡村重组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其川主信仰与节庆习俗也比较复杂。目前,川主信仰主要流行在中国西南乡村,以四川为中心,对临近的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也有一定的影响,也从属于其他各地区广泛存在的类水神信仰。

二、刺绣与织锦中的蚕神信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蚕桑之国。古代中国社会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使得传统家庭经济中种桑养蚕在生计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历史上的“蚕神”有先蚕、西陵氏嫘祖、马头娘、蚕姑、青衣神、蚕花五神等。在中国数千年的蚕桑历史及丝织业发展史中,四川地区的织锦非常出名,养蚕在四川的家庭经济结构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近代以来,形成了成都、乐山、顺庆、綦江、重庆等重要的丝绸贸易中心,四川全省丝绸最高年产量达70万匹左右。

因蚕桑业和丝织业的兴盛,四川乡民们对于蚕神较为尊重。养蚕作为一种生计模式参与乡民的生产生活,而与养蚕相关的事宜在四川也被蚕农列为要事。但蚕并不好养,乡民们口中流传着“三姑把蚕,蚕食四叶”的俗语。意思是“蚕难养”,即三个姑娘伺候一只蚕,一只蚕要吃四片桑叶。也有说“三姑置蚕大吉”,这指的是汉代皇后祭祀的蚕神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和晋干宝《搜神记》女化蚕故事中的马头娘当为祭祀的养蚕始祖。

四川大部分地区主要将蚕丛当作蚕神祭祀,祭祀时间一般为正月十五,只在围绕蚕相关的行业生产和祭祀仪式中进行。但各地祭祀的时间、习俗有少许差别。四川大邑县大致在每年正月十五祭祀蚕神,其祭祀的仪式如《大邑县志》载:“……是日祀先蚕,饲蚕者即以是月浴蚕种。”四川江油,则是“蚕事毕,户闻煮茧之香,廛列贸丝之市。毂击肩摩,沽酒市脯,谢蚕母赐佑,乐妇子之欢腾”  。其他如在眉州、彭山县等地也有类似习俗。

除了蚕丛,四川地区的养蚕业也崇祀马头娘,由妇女主祭。清代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迷信神道之礼节》“蚕神文”记载:“礼:一献;祭品:酒馔、香帛;主祭:以贞女节妇之名为宜,如果无,乡绅乡农均可代祭。”祭文云:

乌乎!修其蚕织,生自妇人。懿厥哲妇,敬恭明神。神之的矣,我马维骃。我思古人,祇搅我心。我闻有命,之子予征。不遑将父,萧萧马鸣。女曰观乎,婚姻孔去。雨骖如舞,永观厥成。载驰载驱,修我甲兵。征夫归止,遹骏有声。既差我马,有一美人。如何如何,辟言不信。爰丧其马,毛犹有伦。其为飘风,女子有行。……既又飨之,福禄来宁。

秦汉以后,蚕丝业发展到了汉水、淮河及长江流域一带,江南的蚕农更是后来居上。江浙一带蚕农们信奉的是一位骑在白马上的“蚕花娘娘”。“蚕花娘娘”的故事及形象特征,在《集说诠真》《太古蚕马记》《搜神记》《太平广记》等古籍中都有记载。蚕乡中的蚕神或印制的神像,一般都是一个女子骑在马背上;也有一个女子端坐,身边站着一匹马的;也有三个女子共骑一匹马的。称呼也多样。除马头娘外,还有马明菩萨、蚕花娘娘、蚕姑、蚕皇老太、蚕花五圣等担任蚕神。浙江余杭旧有《蚕花五圣》纸马,刻印之蚕神坐正中,两眉之上又生一目,五圣之下刻养蚕妇女收蚕茧和育蚕之情景。

养蚕、缫丝、织造是丝织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原皆由蚕农完成,后逐渐分离出专事织造的机户。四川地区丝织业历史悠久,蜀锦、蜀绣世界闻名。随着丝织业的兴盛,出现了许多围绕丝织业的店行,有丝行、染丝坊、车户、牵经接头、机店、梭店、筘店、绺梭店、竹器店、范子行、挑花行、拽花行、边线行、结综行及绸缎商等。蚕农供奉的神有马头娘、嫘祖、蚕花五圣、三姑、菀窳妇人、寓氏公主、青衣神等。据说现在川南的青神县,就是当年蚕丛的出生地,县境内有一条青衣江,此条江便因蚕丛穿青衣劝农桑而得名。  直到今天,青衣江流域仍然是一派桃花源似的乡风民俗,人们仍然着青衣裹青帕,唱着祭祀青衣神的带哭腔的山歌,怀念为他们造福的青衣神。

三、川西林盘中的竹篾祖师

成都往西,川西坝子上大大小小的林盘是四川田园式的乡村生活写照。竹木荫蔽的林盘给川西乡民提供了居家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农家的屏障。川西民间谚语有“养儿不如息竹”之说,一岁或两岁生的竹竿剖成的篾条,非常有韧性,是竹编的极佳材料。川西的乡民和附近城镇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有竹制品,用于生产和生活,如簸箕、背篓等。茂密的竹林给当地乡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编竹篾可用于农事生产与日常生活,成了川西农人和手工艺人的一项技能。

一般而言,居住在林盘中的川西乡民都会几手篾活儿,家用的较简单的篾器,都是农家自己所编。除了家用,有的还挑到集市上去卖钱。能工巧匠还将竹编手艺发挥到极致,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至今尚有近百位竹编鸟笼的工匠。该村被称为鸟笼之乡,竹编鸟笼的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福清《中国神话故事论集》云:“蜀国国君刘备年轻时曾以贩履织席为业,因此他就成了编织行业的神。”《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先主(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民间传说因刘备早期从事的行业将其与竹篾相互捆绑,口耳相传。又因刘备与蜀地的机缘,川西乡民与蜀地的竹林以及历史人物刘备的关系,在一条一条的篾条编织中继续互动着。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88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