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农耕社会的好伙伴:牛神

在古代传统的男耕女织生活中,牛作为主要耕畜,辅助人们耕地,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与诸多生计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山海经·海内经》:“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社会背景下,牛成为三牲之一,与羊、猪合称“太牢”。  因此,牛也受到人们的崇拜。《中国行业神崇拜》一书中指出:“牛王所指有不同,或指冉伯牛,或指龚遂,或指丑宿星君,或指牛首人身者或无实指。牛王又有牛王大帝、牛王菩萨、牛王神、牛大王等称谓。”

宋代的时候,建有诸多的牛神庙,并受人供奉。关于供奉的牛王原型,民间有许多说法,但占主流是冉耕。他是孔子的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冉伯牛与牛神的渊源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看见民间对此的附会,即在儒家的知识文化体系中建构出一个民间的信仰对象。在民间,牛是人们生产劳作的好伙伴,旧时盐场、磨坊等也常见牛的身影。这些与牛有关的从业者大都供奉牛王,或仅供牛王,或主祀牛王,或将牛王作为众神之一。  各地牛王节的习俗大多不一致,明嘉靖年间《洪雅县志》记载:

十月朔,作饼饵饭牛,余则挂之角,谓牛是日照水,角无饼饵则悲鸣。佣者是日与之衣以归,遂纵牧于野。

因为牛是农人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可以说,家庭的耕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家庭生产力的情况。牛的强壮、健康与否,与传统农耕家庭的生计有着密切关系,耕牛好预示着丰收。农人也希望通过祭祀牛王实现五谷丰登的愿望。这表现在农人与牛互动的环节中,通过给牛做饼,并把部分挂于角上,同时还有照水过程,即整个仪式使牛心情舒畅,可以说是为了犒劳牛,或者给牛王献媚。据该县志记载,人们会在专门的日子款待牛,让牛休息,与之相关的,被雇佣的人也会被放回家休息,这是旧时期一年中“法定”的节假日,人们把这一日也称为“牛王节”。《华阳县志》记载:“十月一日,为牛王生辰,农人捣糯米为粢祭之,并置牛角,回家以糯糍安牛角上,谓之‘牛接角’,仍以桑叶包糕喂牛,以报一年之力。”  此外,据川、渝、黔和滇等地若干地方史志记载,四川盆地西部自明嘉靖年间,民间开始流行一个以祭祀牛神为形式、保护耕牛为目的的民俗活动“牛王节”。几个世纪以来盛行不绝,并逐渐扩散到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

成都牛王庙位于成都老城东门外,现已成为城市中的一个景点。相传,当年成都平原牛瘟肆虐,人们谈牛色变。四川巡抚张德地为了安抚民心,便在毗邻的牛市之外修建了这一牛王庙,并铸有铁牛一头,供奉于庙内。该庙宇始建于清代康熙七年(1668),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牛王庙建成之后,靠天吃饭的百姓们便纷纷前来供果祭拜。

在四川金堂县,“十月初一为牛王会,乡村农家以米粢悬牛角为劳苦之”。  祭祀牛神和祭祀别的神灵最大的不同,就是祭品中不能有牲畜,而且还要有一束新鲜的嫩草作为牛神的祭品。但是也有破例的时候,尤其是在后来,人们用鸡或是羊来作为祭品。人们在祭祀的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来庆祝牛神的诞辰。民间各地祭祀牛神的时间都不一样。有的在八月十五日祭祀牛神,有的则稍晚一些,在十月一日才开始祭祀。在百姓家中,还有供奉牛神绘像的,其看起来像个中年儒生,和蔼亲切。牛神的旁边还有一个孩子,像个牧童,牧童的前方就是一头健壮且姿态优美的黄牛。

现在,成都平原乡村中依然有农户养牛,牛仍旧是下田耕地的主要劳动力,只是用于农耕的时候较少,且牛王崇拜已经式微。现代耕作技术的进步虽使人力和畜力得到了解放,但乡下农家放牛的生活,作为一种被浪漫化的田园生活,依旧让城镇的居民羡慕不已。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87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