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的洪圣大王与黄大仙

香港的渔民、水手等依水而生,因此,与水相关的信仰较多,如北帝、谭公、洪圣、龙母等。其中南海神较为出名,香港地区称其为“洪圣大王”或者“洪圣爷”,也称南海海神,还有“茅洲大王”“把港大王”等别称。南海神庙也被称为“洪圣庙”。古时民众出海或外商来朝贡,都要祭祀南海神,祈祷“海不扬波,一帆风顺”。

南海神的来历有两种传说:一是“洪圣大王,本名洪熙,唐代广利刺史,为官廉洁、爱民,精通天文地理,曾经设立气象观测所,使出海的渔民和商人都颇受其益”。因洪熙生前的功德,他死后便进一步演化成民众心目中的海神。二是传说洪圣大王的身份是屠夫,这位屠夫不忍杀生,拜师修行。某日师徒二人来到海边,师父让屠夫(洪圣)把自己的心肝挖出来,并掷下海,屠夫(洪圣)照办,之后海中升起五彩祥云,屠夫(洪圣)便乘祥云升仙而去。  可以看出这两个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人飞升成神。但又有区别,前者实质是歌颂为民的好官因其功绩飞升成神;而后者实则是给普通个体向善的引导,多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感。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民间便会举办仪式来纪念南海神诞日。目前,香港湾仔的洪圣古庙已经被现代高楼大厦包围,但古庙所在地之前可俯瞰整个海湾。因此这里对当地渔民来说,不仅是举行“洪圣大王”的信仰和祭祀活动供渔民祈福、求安的地方,也是老一辈人对传统生计、生活的一种记忆。可见洪圣古庙作为祭祀的中心,对地方团结社群也有一定的影响。不仅在香港,现广东省有各种南海神洪圣公庙宇500余座,深圳博物馆还有葵涌洪圣宫的铁钟,可见各地区南海神信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另外,香港地区著名的黄大仙信俗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相传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是东晋人。他得道成仙后多行医济世,其善举广为人知。因此,黄大仙祠中也多见老年人前来祭拜以祈求身体健康。在百年的传承与延续中,黄大仙信俗其实是港人心中多行善举、福泽众生信念的外显。如今,黄大仙祠中仍香火不断,由此可见黄大仙在香港民间的地位。

此外,“打小人”也是香港民间流行的一种信仰习俗。惊蛰时节,春雷初现,万物复苏,旧时农民为防虫害,会手持艾草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除害虫和霉味,后来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死对头以驱赶霉运的习俗,也就是现在经常在民间听到的“打小人”。“打小人”仪式可分为“奉神—禀告—打小人—祭白虎—化解—祈福—进宝—打杯”等环节。尽管传说“打小人”习俗是从广东地区“祭白虎震害虫”演变而来的,但目前将此习俗保留和传承得较为完整的则是香港岛,在香港岛北部的鹅颈桥尤为兴盛。人们多在鹅颈桥下找到一位神婆,神婆念叨些许咒语,诸如:打过小人行好运、打过小人升官发财……可见,民间信仰活动更多的是为求心理的慰藉,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诸事顺利。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87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