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湖南、湖北)地区:王爷将军护洞庭

华中地区湖南、湖北沿江河有“大庙不离洞庭(王爷),小庙不离杨泗(将军)”之说,庙有洞庭宫、将军庙、江神庙、平浪官等名称。  两湖地区水资源丰富,洞庭湖自古水势浩洋,环湖而居的民众生计模式也有较多选择,以洞庭湖水资源为中心专事渔业或种植业,或亦渔亦农都较为普遍。乡民们临水而居,古时在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水神信仰应运而生。

向柏松在《中国水崇拜》中将水信仰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二是对掌管水与雨的神灵的崇拜。”  乡民一方面感激水、渴望水,因为水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害怕水、恐惧水,因为湖水的凶险无常、瞬息万变随时可能毁灭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甚至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  感激和敬畏双重情感,使得洞庭湖周边乡民以水为中心的信仰活动较多。在湖区以捕鱼、摆渡为生和其他以船为生计的乡民,需倚仗水势的平稳,因此普遍信水神、敬水神,并在船上设有水神专用的神龛。在洞庭湖附近的区域,尤其是经常与水打交道,以捕鱼、渡船为生的乡民,对于洞庭王爷的信仰更为虔诚,祈祷洞庭王爷庇佑过往船只安全。

相传洞庭王爷原为一名叫柳明英的书生,救了东海龙王的三公主,为了感谢柳明英,龙王奏准玉皇大帝,封其为洞庭王爷。此后他每日到湖上看护,监管洞庭湖,使船只平安过湖。此外,也有说法认为洞庭王爷为柳毅,传说以“柳毅赶考—路遇龙女牧羊—代龙女传书—迎娶龙女”的主线展开,后来柳毅掌管洞庭湖一方的平安,被封为洞庭王爷。  清代东轩主人《述异记》上有记载洞庭君柳毅赤面、獠牙、朱发的形象,一手遮额覆目而视,一手指湖旁,形象威严。这体现出其对湖中事物的威慑和管辖力度,从而在乡村民间信仰中有比较高的声望。

除此之外,祭祀杨泗将军的寺庙和以杨泗命名的乡、村、道路、码头、遗址等多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民间传说,杨泗为掌管水利的行神,为水神之一。  湖南等地的杨泗将军传说还与南宋时期洞庭湖区农民起义领袖杨幺崇拜相联系。1997年11月24日《湖南日报》发表的《杨泗将军考》中称:“杨泗将军不是别人,乃是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杨幺。”  此地区的杨泗将军则是与民间道教斩蛟龙的水神杨泗将军的结合,呈现人物来源的多重叠加。今长沙果园镇寻龙河河畔有一小镇,即名“杨泗庙”。湖南慈利县江垭镇南门东下溇水边有一座杨泗庙,正殿供奉杨泗将军神像。

洞庭湖附近的洞庭王爷与杨泗将军信仰都与历史人物相关,体现了两湖地区乡民对历史上本土英雄的崇敬。当在面对与生计生活相关的不确定性时,乡民便在心灵上唤起了对历史人物、传说和历史人物成神的体认,由此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和形成了相关的节日习俗和祭祀文化。尽管现在两湖地区湖区的“王爷和将军”信仰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很多地区的信仰都消失了,只剩下只言片语的口头传说和一些地名上的痕迹,但因乡民们依水而生的生计模式没有改变,“王爷和将军”信仰在此地仍有延续的可能。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87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