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理论的魔和鬼有什么区别?

佛教理论的魔和鬼有什么区别?

“魔”与“鬼”都是佛教概念,人们常常把“魔”与“鬼”联用,但究其本意,两者是有不同的。

魔就是障碍、折磨的意思,叫我们生烦恼,叫我们不自在。其实,魔字本不存在,其原型是折磨的“磨”,可见它的佛教属性。而鬼则来源于佛教六道体系中的“饿鬼道”。饿鬼道中的饿鬼被民间化了,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鬼的形象,且去掉了饿的属性。不过民间化了的鬼,仍然有比较羸弱的类型,这就隐约保持了“饿鬼”的特点。

那么,魔与鬼这两种本来相去甚远的概念是怎样走向融合的呢?这就要讲到梁武帝造字的故事了。前面说了,原本魔字就是“磨”,字的下半部分是石头,而不是鬼。但梁武帝说折磨太可怕了,就像鬼一样,就把石头用鬼给替换了。从此以后,魔便和鬼扯上了关系。

追溯了历史之后,我们知道魔不是鬼,魔是折磨。我们的身心受折磨的时候都叫作魔。魔也就是磨,一共有四种。《八大人觉经》中提到过,这四种魔分别是五阴魔、烦恼魔、天魔、死魔。四类魔中,三类出自我们自身,天魔出自外界。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62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