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三藏是什么意思?三藏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藏,梵文原音是Pitaka,意思是装东西的箱子、笼子。古代印度没有纸张,典籍都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中国习称为【贝叶经】。

一叶的中间打一个或两个洞,用绳子穿起来,绑好,成为一捆。为了保护贝叶不致损坏,两面往往用两块木板夹住。中国古代把这种装帧形式称作“梵夹装”。中国的不少汉文写本经典均仿用这种装帧。西藏的藏文佛典现今的装帧形式也是从梵夹装演化来的。

大约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印度佛教开始将全部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类。

为什么把这三类典籍称为“三藏”呢?

这与贝叶经的日益普及以及古代印度对佛典的庋藏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当时,各类贝叶经越积累越多,印度佛教僧侣便把同一性质的佛典汇聚在一起,收藏在一个筐、箱或笼,亦即“藏”中。随着经、律、论这种佛教典籍的分类法逐渐固定下来,“藏”也逐渐演变成为佛典的组织形式与分类术语,出现经藏、律藏、论藏及三藏等名词。

下面分别介绍经、律、论三藏。

经,梵文作“Sutra”,意为穿东西的线绳。佛教认为,释迦牟尼的言教就好比绚丽的花瓣。如果不用线绳将它穿起来,就可能被狂风吹散亡佚。所以用“经”来称呼由他们收集整理起来的释迦牟尼关于佛教教理的种种论述,最终形成经藏。所以,所谓“经藏”,是指弟子们追记的,由释迦牟尼宣说的关于佛教教义的集成。

小乘经藏主要由阿含经组成。“阿含”,梵文作“Agama”,也音译作“阿笈摩”,意译是“无比法”,“教”,“传”,大意是“传承的教说”或“集结教说的经典”。

阿含经基本上以言行录的体裁,记述释迦牟尼的说教及其直传弟子们的修道与传教活动,论述了初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无常、无我、五蕴、四禅等。阿含经中的主要内容大约在第一结集就有了,但直到部派佛教时期,才逐渐被整理与编纂起来,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才出现用文字书写的传本。据说当时各个部派都有自己的阿含经。由于这些阿含有着同一个来源,又是由不同的人编纂而成,因此各部派的阿含虽大体相应,但内容不尽相同。现各部派的阿含几乎都失传了,只在南传大藏经中还保留了比较完整的五部阿含经。汉文大藏经中也保留了《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等四部,它们与南传大藏经的相应的阿含经大体相同,但分别属于不同部派。

大乘经藏是大乘经典的总汇。它的来源不一,内容非常岐杂。关于大乘经藏,我们将另行介绍。

律,梵文作“Vinaya”,汉语音译作“毗奈耶”,意译则作“调伏”、“灭”、“离行”、“化度”、“善治”等。为了比丘能够集中精力认真修行,为了佛教僧团能够顺畅运作,释迦牟尼制定了不少关于比丘个人修行生活与教团集体活动规范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就是戒律。所以“律”是由弟子们追记的,释迦牟尼宣说的关于佛教戒律的规定。律藏则为戒律的汇集。

现在大藏经中的律部大体可以分为广律、戒经、羯磨法与律论等四大类。广律又称广毗奈耶,是对佛教戒律的详细叙述。佛教的戒律是在教团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制定的。当时,释迦牟尼之所以制定这些戒律,一般都针对某些特定的事件或原因,广律就具体记叙这些事件或原因。有时,释迦牟尼制定了某一戒律后,由于情况的改变,又宣布改变或废除这些戒律,广律中也具体记叙了上述改变或废除的经过。当然,也有些戒律实际是后代僧人制定的,但在广律中也编造了一些有关的故事,以说明制定这些戒律的理由。

所以,广律不仅记载了古代佛教教团的实际生活、修持情况,还有许多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叙述,是我们研究古代印度佛教教团及古代印度社会的宝贵资料。戒经是从广律中抽出来的具体戒条,要求僧人必须严格遵循。佛教教团有一个制度,每半月要举行一次全体集会,相互检讨有无违反戒律的情况,称为“布萨”。而戒经就是衡量是否犯戒的标准,是布萨时必须诵读的基本经典。羯磨法是佛教教团举行布萨等集体活动时的一些具体活动规范。律论是后代的律师针对广律与戒经所作的各种解释与论述,内容比较广泛。古代三藏中律藏大概基本上只有广律与戒经等,没有律论。关于这一点,我们从现存的南传巴利语三藏可以得到证实。当然,也可能有的部派的律藏中也有若干律论,这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由于戒律是佛教教团维持正常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规范,因此,可以相信,初期佛教时期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戒律。但是,随着佛教产生部派分裂,初期佛教的戒律没有能够保存下来。现在保存下来的是各个部派传承的戒律。在这些戒律中,有些内容完全相同,可以相信基本是初期佛教时期形成的;但也有不少互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这就是后人增补的了。比如,在《摩诃僧祗律》中,认为比丘可以蓄金银;而在《十诵律》中,认为比丘如果蓄金银则为非法。前面已经叙述,释迦牟尼逝世一百年左右,佛教曾经在毗舍离举行过第二结集。当时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比丘能不能蓄金银。由于意见分歧,形成倾向变革的大众部与倾向传统的上座部。而现在的《摩诃僧祗律》就属于大众部系统;《十诵律》则属于上座部系统。两部广律中关于蓄金银问题的分歧意见,显然是第二结集以后加入的。

现存保存比较完整部派律藏的是南传三藏中的律部。而保存律藏数量最多的则是汉传大藏经,包括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法藏部的《四分律》、大众部的《摩诃僧祗律》、化地部的《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上述都属于广律。此外还保存了不少戒经。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对这些戒律作详细介绍。

由于律藏所收录的都是佛教教团的一些内部规范。所以按照规矩,这些戒律是不能给非出家人阅读的。中国佛教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三国时康僧会在吴国传教,吴国的皇帝孙皓本不信佛教,并肆意侮辱佛像,后来有一次他请康僧会讲经说法。康僧会口才很好,宣讲佛经义理细致入微,孙皓听得心花怒放,于是要求阅读佛教的戒律。这个要求让康僧会很为难。如果同意,就违反了佛教的规矩;如果拒绝,则得罪了孙皓,祸不可测。再三考虑之后,他用释迦牟尼的250则本生故事来比拟比丘具足戒250条,编纂了一部《菩萨二百五十法经》,送呈给孙皓。可惜这部经典已经亡佚,否则,对研究佛教初传中国的历史,一定很有助益。

除了上述小乘戒律外,目前佛典中保留了不少有关大乘菩萨的戒律。至于大乘有无比丘戒,学术界曾经争论过很久。现在大家的基本结论是印度佛教大乘没有比丘戒。信奉大乘的比丘,其最初出家,都是在小乘部派中,接受小乘具足戒。

论,梵文作“Abhidhama”,音译为“阿毗达磨”、“阿毗昙”或“毗昙”,意译为“对法”、“无比法”、“论”等。论藏是佛弟子撰写的阐述佛教义理著作的汇集。

虽然有的佛教经典传说,早在第一结集时,论藏已经出现。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初期佛教时期,理论还比较质朴,所以,还没有出现专门阐述佛教义理的著作。等到部派佛教时期,随着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壮大,佛教的理论研究也日益深入,并开始出现专门著作。随着各部派分裂加剧,在理论方面的争论也日益激烈,这就更加促使理论著作蓬勃发展。保留到今天的理论著作,虽有个别著作挂名在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名下,但该著作是否真是舍利弗所著,尚需研究。其他著作,最早也只能追溯到部派佛教时期。这也说明论藏的出现比较迟。

现在可以肯定,各个部派都曾有自己的论藏。其中有的部派,例如说一切有部,由于他们特别重视理论分析,所以他们的论藏就特别发达。不过,印度佛教的部派虽然名目繁多,但保存到现在的诸部派论藏却比较有限。除了南传上座部的论藏保存完整外,其他部派的论藏,只有原来活动在西北印度的说一切有部,由于距离中国比较近,大批论典被翻译为汉文,因而保存下来,其他部派的论典,只有少量被翻译成汉文保存下来,其余大都亡佚无存。

在上述部派的论藏中,《俱舍论》与《成实论》等两部论典在中国有较大影响,南北朝时期,甚至出现专门传习这两部论典的学派。

大乘产生后,又编纂出大批论述大乘理论的著作,使论藏进一步发展壮大。

现在除了南传上座部的三藏外,其余各部派的三藏典籍都未能完整地保留下来。但不少部派的三藏典籍保存在汉文大藏经中,可供参阅。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印度佛教分判经、律、论,其标准是看该典籍的作者是谁。如果作者是释迦牟尼或其他的佛,那么再按照内容分辨,讲教义的归入经藏,讲戒律的归入律藏;如果作者是其他人,那就归入论藏。由于完全按照作者为标准进行分类,所以藏传佛教干脆把所有的佛教典籍总分为两类:作者冠名为佛的,统统归入甘珠尔;作者不是佛的,统统归入丹珠尔。

这种以作者为分类标准的方法是为了让一批著作蒙上权威的灵光,以满足宗教需要。但是,由于它实际并不科学,故而在实践中很难掌握。因为许多所谓的“经”都是佛弟子事后追记的,到底是否真正代表释迦牟尼的思想很值得研究。当大乘兴起时,许多大乘信徒纷纷假托“佛说”,自撰经典;佛教传人中国后,中国人也造出一批所谓“佛说”经典,企图把自己的思想披上权威的外衣。这就使一些人对佛经的真伪产生怀疑,从而在佛教文献学史上出现疑伪经问题。

即使在印度佛教的部派时期,由于地域的不同,传承的差异、记忆的误失、戒律的松严、观点的对立,印度佛教的各个派别都分别只传承自己的三藏典籍。这些典籍大致相同,也有差异。如前述大众部的《摩诃僧祗律》主张僧侣可以积蓄金银,上座部的《四分律》则认为僧侣持有金银为非法。两部律都自称来源于释迦牟尼,但内容却截然相反。如果完全站在信仰的立场,面对这些相互矛盾的记述就很难适从。所以,我们对佛教典籍,必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鉴别。

三藏形成后,便出现一批专门研习三藏的僧人。有的人专门研究经藏,便被称为“经师”,有的人特别注重律藏,故被称为“律师”;也有的人专心钻研论藏,因此被称为“论师”。此外,有的僧人兼通三藏所有的典籍,就被称作“三藏法师”。在中国历史上,玄奘、义净等著名僧人,都曾被授于“三藏法师”的称号。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36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