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上的第二结集、第三结集、第四结集是怎么回事?

结集既然是比丘们汇聚在一起会诵经典,则这样的结集在佛教史上曾经多次进行。只是后来佛教分成不同派别,有些结集大约只是某派自己举行的,其它派别不予承认。

依据佛教经典记载,除了第一结集之外,佛教史上大约有如下几次重要的结集:

第二结集

第二结集的起因,南传佛教典籍与汉传佛教典籍的说法不同。依据南传佛教的典籍,据说是这样的:释迦牟尼逝世以后一百年左右,一个名叫耶舍的比丘,从西印度来到东印度的毗舍离。他发现毗舍离的僧众向俗人乞讨金钱,违反了佛教中“比丘不得持有金银”的戒律。此外还有一些佛教戒律,在毗舍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耶舍便提出批评,但毗舍离僧人不接受。于是耶舍召集了全印度七百个年老德劭的比丘,在毗舍离举行结集,讨论有关戒律问题。佛教史把这次结集称为“毗舍离结集”或“七百结集”。毗舍离的僧侣另行召集据说约有万人参加的会议,讨论并表决七百比丘认为非法的十事均为合法。这样,围绕着“十事”的合法、非法,佛教教团发生了分裂。反对十事的,都是一些上座比丘,他们被称为“上座部”,而主张十事可行的比丘人数较多,于是被称为“大众部”。

佛教教团主张人人平等。平时议事,按照出家时间的长短排座次。出家时间长的排在前面,称为“上座”。上座因其年高德劭,在教团具有一定的权威。但遇事投票时,他也只有一票。而佛教教团决定重大事项,依据投票结果,少数服从多数。所以,第二结集中,七百上座决议十事非法,而更多的比丘再次集会,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十事合法。这在佛教的行事规则来说,也是合法的。双方僵持不下,于是产生分裂。

上面虽是南传佛教典籍的说法,但在北传佛教的典籍中,也可以发现相关的蛛丝马迹。比如大众部的戒律《摩诃僧祇律》就讲十事合法,比丘可以蓄金银。

看来当时的确曾经有过一场关于十事的大争论。

但北传佛教的典籍《异部宗轮论》主张第二结集的起因不是十事,而是大天五事。据说大天是一个作了许多坏事的人,最后出家,生活在阿育王首都华氏城的鸡园寺。他倡导五个新的理论:

1.余所诱,就是比丘即使修行为阿罗汉,也会有梦遗等生理现象。

2.无知,比丘即使成为阿罗汉,仍然存在一些无明。

3.犹豫,比丘即使成为阿罗汉,仍然会对教理和戒律、三宝存疑。

4.他令入,比丘对自己是否已经达到阿罗汉,仍需要其他人的指点。

5.道因声故起,虽为阿罗汉,有时也会发出“苦啊”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以引发正道。

从总体看,大天五事降低了阿罗汉的标准。据说鸡园寺的诸多比丘为此产生争执,乃至引起华氏城佛教信众的大讨论。这一事件惊动了阿育王,他亲自来到鸡园寺裁决是非。支持大天五事的人多,大多为一般僧众;反对大天五事的人少,却大都是一些上座。阿育王按照佛教教团的行事规范,判决人多的一方获胜。上座们便施展神通,离开了华氏城。佛教从此分裂为大众部、上座部两派。

这一说法是否为历史真实,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但是,部派佛教时期,佛的地位逐渐上升,阿罗汉的地位逐渐下降,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从这一点讲,大天五事的争论,有它的历史真实性。

第三次结集

根据南传佛教的传说,由于阿育王支持佛教,很多外道也假冒佛教僧人。这时,鸡园寺聚集了上万名出家人,鱼龙混杂,经常产生争端。于是,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僧众,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在华氏城进行了第三次结集,重新整理佛教经典,并编辑了一部《论事》,把不同派别的论点都整理出来。这部书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今天研究部派佛教的重要资料。

关于这次结集,南传佛教的《善见律毗婆沙》、《岛史》、《大史》等著作均有记载。阿育王派遣传教使团的石刻资料也被发现。但北传佛教典籍对这一结集则丝毫没有提及。

第四次结集

按照北传佛教的资料,贵霜王朝时期,在迦腻色迦王的支持下,会集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之五百阿罗汉,以胁尊者、世友二人为上首,共同结集三藏。据说这次对经、律、论都作了注释,还把结集的成果刻在铜牒上。汉文大藏经中的《大毗婆沙论》,据说就是这次结集的产物。

在《阿毗昙毗婆沙论》、《婆薮豆法师传》、《大唐西域记》、《大毗婆沙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书中,都有关于这次结集的记叙,但是南传佛教典籍则没有记载此事。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是说一切有部一派的结集。

贵霜王朝之后,北传佛教典籍再也没有举行结集的记载。

南传佛教不承认说一切有部的这次结集。他们把曾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五百僧人结集,作为第四次结集。这次结集首次把巴利语三藏辑录成书。此后南传佛教的结集继续进行。

据1789年泰国伐奈那亲王著、经拉玛六世于1923年敕令出版的《结集史》一书所载,南传上座部共举行了9次结集。前3次在印度,其后4次在斯里兰卡,最后两次在泰国。但这一说法并未完全得到泰国以外的其他南传佛教诸国的认可。

缅甸敏东王于1871年,召集2400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意为多宝城)举行三藏结集。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经五个月完成,而且将结集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729块方形大理石上,竖立于曼德勒山下之拘他陀塔寺内。在周围又有45个佛塔围绕着。缅甸把这次结集称为第五次结集。此外,1954年,缅甸佛教徒在国家赞助下,于仰光北郊五里处的艺固山岗上结集,排印缅文三藏圣典,邀请世界各地僧众参加,并把它称第六次结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36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