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天王中为什么最盛行毗沙门天王像?

佛教所幻造出的天,是清净光洁的去处。六趣(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中,天为最胜最尊的世界。

佛教把生死轮回的生存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中各有若干天,每一天中,有一天王。佛天王造像主要是欲界(如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和色界(如大梵天、大自在天)诸天。天神为佛的护法类,石窟中所造以四天王为多。四天王居须弥山四隅,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四天王既为佛的护法神,又表示四方方位,各护一方天下。

北方多闻天王,又称毗沙门天王。原为西域于阗国(今新疆和田)的护国天神,于阗王自称是毗沙门天王的后代。传入中原内地后,造像渐多。然其在中国大盛,是由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经密宗创始人不空的大力宣传而兴起的。不空所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护法仪轨》中,该天王有“昼夜守护国王大臣及百官”之职。该经尾题后有一段记事,称:天宝元年,大石、康居等国围安西城(今新疆库车),安西奏表请兵。因安西路远,救兵难到,玄宗请不空作法,召毗沙门天下神兵应援。神兵击退来兵,玄宗宣付十道节度所在地,都要置像供养。

关于毗沙门天王的故事和画样,最初可能即从安西传入。新疆伯孜克里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绘有许多毗沙门天王像,都是单独绘出,作主像供养。戴冠,着甲胄,手托塔,脚下踏夜叉。毗沙门天王信仰,自此广为传布,奉为护国、护军的保护神。四川资中西岩34窟毗沙门天王像的建造年代为第929年(五代后唐天成四年),由资州刺史等一批地方官吏眷属出资捐建,像已不存。碑文中记述,唐天宝初和北宋咸平中,吐蕃和南诏两次犯境,兵逼成都城下,局势危急,幸赖天王神威,兵退围解。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34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