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对藏传佛教(密宗)的发展有何贡献?

宗喀巴(1357~141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在西藏弘传阿底峡的显密结合教法。后来格鲁派在西藏政治和宗教上取得统治性地位,其显密教法对西藏社会之深刻影响也较其他教派为重。

宗喀巴年轻时曾从诸大师广学显密经论,达到很深的造诣。他7岁时在青海西宁附近的甲琼寺出家,从噶当派僧人顿珠仁钦(1309~?)学经9年,在佛学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16岁到卫藏学经,从仁达瓦•宣努罗追(1349~1412)学萨迦派教法,其佛学观点对宗喀巴影响很大。宗喀巴全面学习了西藏佛教显密二宗各派教法,并系统进行修习。此外,他积极进行宗教社会活动,广交名士,为人讲经,与人辩论。由于他佛学知识渊博,记忆超人,口才出众,因而声望很高。他大力提倡戒律,强调显密修习次第,并著书立说,广为宣扬。他以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为宗,著成《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书中体现了宗喀巴的显密思想的完整体系,是格鲁派的理论基础。他重视几种大部密典的注释解说,而不专修其中一种密法。此外,重在以显教理论为基础集合密宗修证的体验,从而体现出他倡导的必须在显宗深厚的基础上才能系统修习密法,先显后密的宗旨。

宗喀巴的时代,印度佛教早已泯灭,但从宗喀巴可以看出“藏密”发展了印度密教,印度后期密教提出的,但未及组织化和实践的思想,在宗喀巴时得到完成,这是密教西藏地方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29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