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丧葬习俗是怎么样的?
旧时广州民间盛行土葬。
老人年迈,家里人会早早地为其预备好棺木、墓地和寿袍。待其去世后,亲人会将遗体“调头”(头朝屋内,脚朝屋门),然后盖上红白被绸。子女们则一方面向亲属报丧,一方面在家中设置灵堂并通宵戴孝守灵。
治丧期间,哀者会在自家门口点上蜡烛,并悬挂一个写着死者寿数的灯笼。灯笼的字体也是有讲究的:死者寿数70以下的,用蓝色;70岁以上的,用红色,除此之外还要另行加上个“福”字。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家属用酒菜招待,谓之“吃寿饭”。到了出殡当天,孝子贤孙们则赤着双脚“担幡买水”,沿途散发纸钱。其余亲朋则排成一列长长的队伍,随在子孙后为其送葬。送葬归来,家门口要设置一个火盆。
进门时,必须要从火盆上方跨过,以祛除邪气。接下来,便从死者去世之日起算,每过七天做一次拜祭,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在“头七”“三七”,会请尼姑、和尚前来打斋念经、超度亡灵;“三七”过后,孝子才脱去孝服,并用柚子叶烧水洗头,又烧掉戴孝用的黑色纱巾,以示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