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仪式伐马角的风俗
新中国成立前,每逢大旱禾苗半枯焦的时分,村里的一些人就发动群众向玉皇或龙王要雨,这样一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祈雨活动就开始了。
要祈雨必先成立组织,推选头目,再由头目邀请本村所有马角(顶神)和敲锣鼓、敬神、拢马角的人,在村中大庙里围坛,敬神搭表(也叫搭黄文)请马角下山。这时鼓铙也敲了起来。其调为“广渡广,广渡吃,马角下来杀肉吃”。念得森煞,敲得惊天动地。这样周而复始,马角就下来了。个个拍手跺脚,颤抖不已,口中叽叽咕咕,有的还挥刀舞剑,大显身手,有时出现两个马角互争高下,各显神通,这就发生了所谓“盘道”。马角们疯疯癫癫,东倒西歪时,没人经管是不行的,所以就需要拢马角的。一个马角往往要几个人拢,拢的人越多越好。
接连几晚,每晚锣鼓敲到深夜,在场的人有的就转入梦境。这才是新马角出现的时候。在“广渡广……”的锣鼓声中新马角跳了出来。新马角一般年龄轻,一出来就显得更凶,拢的人也就更多、更累,新马角手舞足蹈,表明自己身份后,同样要盘道,要舞刀弄棒。这样晚复一晚,新老马角够数了,祈雨的时机也就成熟了。于是选准吉日良辰,浩浩荡荡的“取水”队伍才算组成。
队伍的前边是一个背着背篼的老马角,背篼里装着水瓶(压水童子),接着是一群不避炎热,头勒毛巾,手持刀枪、剑鞭(有木制的刚鞭,有麻编的软鞭)、棒的新老马角,他们不断地嚎叫,并挥动武器,拢梢的人手忙脚乱,得时时处处有眼色。后边是敲“广渡广”的锣鼓队、仪仗队和大锣鼓队(鼓点不同),最后是数以百计的群众,经管的人都走在队伍的两侧。
到了取水地点,焚香点蜡,乡老(村里的老人)和马角头目(神中最大的)号啕大哭,苦苦哀求,最后装一瓶水,放进背篼,敲着舞着转身回家。
取回的水放在庙中神桌上,又开始第二次围坛。一坛七天,天天敬神伐马角。七天满了再接一坛,直到下雨为止。如果长期无雨就叫“干坛了”,也就自动散伙了。如果真的下了倾盆大雨,那就更加热闹了。
这时马角们得意扬扬,要去各庙降香。他们把刀棒抡得更有劲,念叨得更厉害,还要抓铧(是在炉中烧红的铧用手去抢抓)、过锥(把铡拴或钢棍由腮部穿过),大显灵通。同时还得唱大戏还愿,这才真所谓“庄稼汉要得乐,取水伐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