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百褶裙的工艺特点
苗族百褶裙无论是面料还是裙身上面的装饰及固定线迹都是来源于大自然的材料。苗族百褶裙的材料多为棉布,也有少量的麻布和丝绸。
苗族百褶裙工艺过程复杂。首先,将从大自然取来的材料进行纺纱成线,然后将纱线以经纬线交叉的方式编织成布。幅宽大多在一米左右,长度在八尺至一丈之间,并根据不同面料需求稍做调整。随后,将布料染色。最后,在百褶裙上进行补绣装饰,各类手工缝迹线手法千变万化,巧夺精工。苗族百褶裙鲜艳的服装色彩,丰富的图案内涵,都能在补绣这一工艺上完美展现,百褶裙最后一道工艺就是缝合成裙。这样,一条精美的苗族百褶裙就这样通过苗族人巧夺天工的手艺完美展现出来。苗族将“织、补、绣”三种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色彩鲜艳、层次丰富的苗族特有的民族服饰。
苗族百褶裙的样式
苗族百褶裙采用了规则且均衡的褶皱形制,在传统审美中是非常常见的表现形式。这种对称手法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视觉上达到完美的对称感及有序的韵律美,给人典雅、协调、整齐之感,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苗族的百褶裙由裙首、裙身、裙脚三部分组成,其中以裙脚部分最为美观且重要。
苗族的百褶裙的设计手法如下:
(1)素色百褶裙,如白色、蓝色、黑色或黑红两色相间,在苗族百褶裙中最为朴素,一般为苗族妇女的日常装,裙长较短,齐膝或仅遮住臀部。这种百褶裙适宜于劳作,具有较好的功能性,又不失韵律美(图5-1-3)。
(2)蜡染百褶裙,分为蓝色蜡染百褶裙和彩色蜡染百褶裙。蜡染部分一般为百褶裙的下截,蜡染纹样一般为抽象几何和花卉,在蜡染部分辑红线起装饰作用。
(3)织锦百褶裙,织锦部分位于百褶裙的中截,大多为简单几何或汉字纹样,简洁朴素。
(4)挑花百褶裙,挑花部分常位于裙摆,挑花分为十字挑和人字挑,一般在浅色地上挑红、黄等色,色彩明亮、富丽。
(5)刺绣百褶裙,在深色地上刺绣,纹样有简单几何、花卉、人形等,色彩艳丽,风格浓郁。
(6)多种布相拼百褶裙。不同颜色、不同材质、不同形式布料的拼接,很具有当今的解构特色。
(7)贴花百褶裙,在深色地上堆贴色彩明快的布块、布条。另外,不同手法的组合如蜡染与挑花百褶裙、蜡染与织锦百褶裙、流苏百褶裙等使得百褶裙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风格更加浓郁、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