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的传统婚姻习俗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乡村传统婚俗按照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进行,后来虽有变革,但还是按照“六礼”中各个环节进行,本质上并无根本性的变化。

1.换庚谱。男女双方家庭互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生辰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换庚谱之后要举行“过文定”仪式。“过文定”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当男方家择定吉日后,便携礼品到女方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仪式举办后就是正式订立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方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方家,而女方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皆是双数,取“好事成双”之意。

2.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和床单铺好,铺上龙凤被,被上撒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喜果,祝福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和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  ,希望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3.催妆。男方家派人携礼催请女方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式。在迎亲前三日,男方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方家,女方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迎亲前数日,女方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方家。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方家。

4.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梳头婆必须是“全福人”。

5.哭嫁。古时女儿出嫁以后,就很难有机会见到家人,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故出嫁前有此仪式。此外也有说法认为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6.迎亲。男方家去迎亲时,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如今已经使用车辆,遇上别人家的车辆,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着走。迎亲回来时还要走另外一条路,以取不走回头路之意。

7.拜堂。经过“拜堂”后女方就正式成为男方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地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新人还要拜祖先,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后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

8.闹洞房。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各地的“闹洞房”有不同的方式,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因此变了味的婚闹要不得。

9.回门。婚后的第三天,新娘在丈夫的陪同下,带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后再随丈夫回到夫家,谓之“归宁”。归宁就是回娘家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91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