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的传统婚姻习俗

旧时河北地区青年男女不能自由恋爱,婚姻大事只能听父母之命,靠媒妁之言,其婚俗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提亲。当地素有“门对门,户对户,豁拉口子对栅栏”的说法。通常男方托媒人去提亲时,女方父母认为门户相当,男女两家就各办庚帖。庚帖用红纸做成,上写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贯,俗称“四庚帖”,双方交换。

2.问名。也就是俗称的讨八字。媒人先持男帖到女方家,将女方的生辰八字,连同彩礼写于男帖之背面,再由媒人带给男方家,男方家请算命先生“合肖”,占卜吉凶,如男女年庚八字无“冲吉”,双方父母同意,即可定亲。

3.换帖。男女双方的婚事说定后,要在吉日举行一次换帖。男方家先遣媒人向女方家议聘。男方家将议定的聘金和新郎的庚帖放入小匣子内,并用红布或红绫将小匣包裹,连同钱币、衣物、食品等,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家收下礼品后,将新娘的庚帖放入原匣内,连同回送的衣物、嫁妆、喜果等由媒人转交男方家,这一程序叫作换帖。

4.过礼。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家将聘礼送往女方家。送过彩礼的婚约才算正式生效。旧时一般男方家要给女方家现金,以及衣料、手镯、戒指等礼品。结婚前还要“抬食箩”,至少要送三架食箩,上面堆放着米面、馒头、猪肉等,由数人送抬到女方家。

5.备婚。成婚前要选择成婚日,一般择双月双日,三六九吉日亦可。选好后男方家要备好礼物和衣料,红色柬帖上写明迎亲日期,由媒人转交女方家。通知亲友婚礼日期,并开始清整院落,布置新房。女方家收到男方家红色柬帖后开始置办嫁妆,迎请眷属,家族长辈请出阁闺女吃“离娘面”。

6.接亲。当地有成婚那天“姑不接,姨不送”的谚语,男方家院里院外都以清水泼地,门前悬挂红灯,房檐下挂着喜幛、衣料、被面。迎娶时鸣放鞭炮,红灯伞仗,锣鼓喧天。有条件的还请仪仗队、唢呐伴奏。到了女方家门前,女方家故意先将男方家的人“拒之门外”,待对方将“过门礼”从门缝塞进去后方才开门迎接,然后引至客房招待吃茶点和“下马面”。新娘在上轿前开容,即用线将脸上的汗毛绞去。梳妆后与亲人拜别,然后用红头巾盖头蒙面,红头巾四角缝上枣子、花生和铜钱,胸前挂一镜子,以避“凶光”。新娘在上轿前哭喊几声娘,以表示难分难离之意。从女方家启程时,由女方长辈或平辈两位男性亲属跟随新娘花轿左右,手把着轿杆随行押送嫁妆,俗称“送客”。在娶回新娘时,要绕村串庄,不准许走原路,谓之不走回头路。将轿子抬至男方家门口,新郎向花轿作三揖,谓之拜轿神,伴娘搀扶新娘出轿。新娘扯彩进门之后,先从火盆上跨过,象征婚后日子“火火爆爆”,然后踏红毡进入中堂拜堂成亲。

7.成婚。傧相主持婚礼仪式,新郎新娘行过八拜大礼之后,接着行交杯礼。仪式完毕以后由男方家人在地上次第传送麻袋相铺,让新娘以此进入洞房。入洞房前,新郎持弓搭箭,通过新娘头上向洞房内连射三箭,意为驱邪。另外必请一位父母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到新房中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并将一把五色粮撒到褥下,赶个五谷丰登的吉利。床头下放几颗红枣,意思是早生贵子。枕下放几粒花生,意为男孩女孩“花”插着生。当新娘进入洞房后,新郎揭开新娘的“盖头”。

8.听房。这一天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妇儿”,逗新娘,本意是尽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女孩变成大大方方的媳妇。在晚上还有人潜伏洞房窗外窃听新郎新娘说私房话,俗称“听房”。倘若雨、雪天没有人肯去,母亲便将一把扫帚轻轻靠在窗下完成“听房”这一仪式。

9.回妆。婚礼第二天新娘与新郎亲族长辈礼见、祭祖后,女方家率亲戚到男方家认亲,接回新夫妇,谓之“回妆”。对新郎以好餐相待。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饺子内包以辣椒等物,以耍笑新郎,当天返回新郎家。婚礼第三天新婚夫妇携带礼品,乘轿回娘家,俗称“三朝回门”。男方家派人送馍馍于女方家,谓“挎篮子”,并将新郎接回。过两天新娘父母再将女儿送到男方家,谓“二回三住”。在六天后将女儿接回,满月后再送回男方家,谓之“过月”。至此婚娶典礼全部结束。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90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