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村的传统丧葬习俗

从老天津的丧葬习俗看,葬礼较为烦琐,需要让亲友来代替丧主处理丧事,即白事知宾。现以天津静海区某村为例,对当地的传统丧葬习俗进行介绍。

1.小殓。在老人即将咽气时,由亲属为老人理发、刮脸、清洗身体,若是女性还要梳头。给老人穿好七件寿衣,家属的眼泪不能掉在寿衣上。等老人即将咽气时,将老人抬到吉祥板上,脚要顶墙,墙上要挂纱帘。待老人咽气后,给死者放上压口钱。在死者袖子里放烧饼一个,脚下放一打纸钱,左手放一个金元宝,右手放一个银元宝,寓意死者到阴间顺利通过各种关口。选择在合适的时辰,吹鼓手奏天津大乐。院内摆有旗、锣、伞、扇,由孝男抱尸头部,孝女抱尸脚部,中间由人用五尺长白布兜住中腰,放入棺内,完成小殓活动。

2.停灵。亡灵头前摆放供桌,上面正中央放遗像,右边放狭食罐子(亡灵的饭碗),里面点上三炷香,供桌前放一个烧纸盆供子女烧纸用。同时要将屋里的镜子、悬挂的字画、箱柜里的铜货都用白单子盖住或糊上。在大门前立挑钱纸,在大门上贴门报,表示家中正在办理丧事,门前还要挂起长明灯。在纸钱上以横七竖五的排列方式刻上钱印,横着将每张烧纸卷起。在老人咽气后,由儿女在烧纸盆里烧几张纸打路,使亡灵能够在阴间顺利过关,每六小时烧一次。所有的直系和旁系亲属都要在亡灵前行大礼,直系叩头以后要陪着旁系给亡灵叩四个头。

3.倒头。一般是在晚上9点举办送路仪式,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开光,由杠房师傅代理,用棉花蘸上酒精以后,擦拭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等多个部位,并在嘴里念吉祥话,开光结束后询问亲属是否满意,随后用小镜子照一照死者,意思是让亡灵看一遍自己,最后再把小镜子摔碎。第二步是送路,亲朋好友带着纸马、纸牛、纸车、纸扎的童男和童女、花篮和花圈等,其他人拿着点燃的香,大家一起来到十字路口将所有的纸扎烧掉,按辈分跪列两个纵向,面向火堆磕四个头,随后从另一条路回到灵堂。

4.辞灵。第一步是起杠,出殡前一天在门前的空地上摆好大杠,出殡前移走大杠。出殡前所有参与人员都要拿一个小馒头和一枚硬币。根据丧家的经济情况,最少是16杠,最多是32杠,每个杠子需要2个人抬着,由领班指挥换肩、停止、前进、换班等动作。第二步是起灵,在起灵以后,死者的长子(女)扛灵幡,次子(女)手持哭丧棒,参加出殡的人都面对面跪着,男女各一个纵向。在长子面前用红纸包着一个砖头,长子手里拿着一个泥瓦盆或者瓷碗,当杠夫将亡灵抬出大门时,长子就将泥瓦盆摔在砖头上,直系亲属边走边哭。送殡队伍在途中过地道、过路口、上桥时,亲属要抛撒纸钱。

5.下葬。到了坟地,将棺材和殡葬用品放入墓穴后,所有执事都要回到丧家门前,然后才能散去。丧家大门口放一个火盆,回来的人都要迈过火盆,由一个“全人”发给每人一块冰糖。出殡以后丧家还要挂遗像和祭祀,孝子磕头行礼安灵。

6.圆坟。在下葬后的第三天上午,亲属后代到坟地圆坟。请一位穿红色衣服的小姑娘绕坟走三圈,名曰“开财门”。圆坟回来后孝子们脱掉孝服,每人吃一个红糖馅的热馒头,俗称“冷手抓热馒头”,到此葬礼结束。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90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