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塔堡的白塔是一座“错塔”吗
沈阳城南的白塔堡地区有一座白塔,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关于这座白塔,有一“白塔镇孽龙”的民间神话传说。相传,这座白塔下有“海眼”,建此塔是用来镇住东海犯境的孽龙的。据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年)农历八月初七,塔顶被狂风吹掉,塔身震出裂纹,正是被镇的孽龙想要逃出白塔,兴风作浪。巧的是,当年白塔堡附近发生洪水,淹没了许多良田和房舍。
“孽龙”并没有破坏掉白塔,而使这座白塔受到毁灭性破坏的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当年,日俄两军在沈阳郊区发生激烈交战,为了防止俄军通过制高点侦察到日军的行动,日军野蛮地用大炮摧毁了这座具有上百年历史的“白塔”。
近100年后的2001年,白塔堡政府重建了白塔。当时,根据村民上交的一个塔内构件,即一个“石函”,专家们推断这座白塔应建于辽代,于是就复建成了辽塔的形态。然而,后期经专家考证,这座白塔其实并不是建于辽代。
那么白塔堡白塔建于何时呢?《奉天通志》记载了白塔“出生”的年代。该白塔建于明永乐四年(1606年),为僧人德本监修。塔由白石砌成,塔旁有一庙宇名弥陀寺,故又名弥陀寺塔。
原来,那件“石函”并不属于这个白塔,而是属于离白塔堡不远处的、毁于解放战争中的陈相屯集州辽塔,由于专家们的失误,使该“石函”被强加在了白塔堡白塔身上,白塔也就被误建成了辽塔的模样,成为一座“错塔”。
白塔既已重建,我们就用欣赏现代艺术品的眼光来看待这座白塔吧。如今,随着白塔堡地区的发展以及浑南新城的建设,白塔建设成了一座风景秀丽的白塔公园,成为沈阳百姓们休闲娱乐的一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