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千佛寺幽冥钟是做什么的
在千佛寺内,有一口大铁钟,悬挂于屋梁之下,钟身乌青,上面刻满了姓名和铭文,沉重而庄严。这座钟人称“幽冥钟”,那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在佛典《付法藏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国王,他叫罽(jì)腻吒王,他是月支的国王,曾与安息国大战,杀戮颇重,死后化为千头鱼。而痛苦在于,它身边有剑轮相伴,随时砍斫鱼头。鱼头随斫随生,痛苦也生生不息。后来有一罗汉成为维那(佛寺中的执事,类似主持人、策划者),敲响了犍稚(佛教中鸣时器具的统称),每当犍稚之声响起,千头鱼身边的剑轮便悬停空中不再砍斫。于是,罽腻吒王便传信到阳间,让人长敲犍稚。在佛教中,僧众都要靠木鱼或钟磬来传递佛音法号,而个中尤以钟声最为宏远,通天达地,无论神佛幽冥都可凭借此声觉心悟性。
后来,有一位智兴法师是禅定寺的维那,除日常执事外,还负责在法会上撞钟。他所在禅定寺内有一个和尚名三果,其兄陪皇帝外出巡游时不幸中途去世。此人于是托梦给妻子说自己已经到了阴间,备受各种苦难。本月初的时候,智兴法师在禅定寺敲钟,钟声响彻三界,我们的苦难得以解脱,所以请你代我送十匹锦绢给法师,以示谢意。他的妻子醒来后半信半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过了半月,丈夫去世的噩耗传来,这才相信。于是,她便依丈夫梦中所言献给智兴禅师十匹锦缎。寺中的和尚听说之后便问智兴,何以鸣钟能解脱地狱幽冥之苦呢?
智兴和尚便把《付法藏传》罽腻吒王的故事讲给众僧听,并且说“我每当撞钟时,先祈愿诸贤圣人同入道场,然后击钟三下,又愿诸鬼恶趣超生,闻此钟声俱时离苦得乐。四时行之,勿论酷暑严寒,终不辞惰,此愿奉行,不怠而已!”此外,南宋平江(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和尚法云曾编纂佛教辞书《翻译名义集》,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说是南唐时有一乡民猝死,但三日之后却又复苏过来,并且一醒来就要见当朝的皇帝。皇帝听到了这件奇事,于是传旨相见。这位乡下人于是说自己猝死后到了阴间,见到了先帝。
先帝说自己生前杀戮颇重,所以死后在阴间受苦。你返回阳间后嘱咐我的继任者为我造一口大钟,日日敲打,便可减却我的痛苦。如果不相信,我在瓦棺寺大佛左膝中藏有一座玉天王像,这件事没人知道,以此可以作为依凭。当朝皇帝于是命人到瓦棺寺进行查看,果然应验。于是便命人造了一口大钟,并刻铭文“超荐烈祖孝高皇帝,早日脱离幽冥出苦厄”。《增一阿含》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由以上传说可见,千佛寺的这座幽冥钟即是解脱众生苦厄,超度亡灵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