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神张亚子为什么会成为文昌帝君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开始兴起,伴随而来的是禄星也开始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科举考试是平民百姓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条途径,虽然最后只有少部分人能成为幸运者,但这毕竟是人们的机会。
古代的科举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今日的高考,人们为了能通过“独木桥”便寻求神灵的帮助。在众多神灵当中,梓潼神张亚子被当成了禄神,成为文昌帝君。
张亚子之所以能成为文昌帝君,是缘于宋徽宗主持的一场规模盛大的道教大会。公元1114年,信奉道教的宋徽宗举行道教大会,约有千名道士参加,所以这次大会也被称为“千道会”。大会的主要目的是请神。道士们纷纷向天地祷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请天上的神仙下凡。下凡的神仙不仅能享用丰盛的供品,而且还会被皇帝加封新官职。
在众神之中,来自巴蜀的梓潼神张亚子成为大会的焦点。经过讨论,宋徽宗加封他为掌管天上文昌宫的神,同时负责人间的司禄赏功晋爵。于是梓潼神开始行使文昌帝君的职能。
公元1316年,元仁宗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由于元仁宗用文昌六星中的司禄星之名诏封梓潼神,所以文昌星神与梓潼神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于是,民间称梓潼神为文昌帝君或是梓潼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