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买菜喜欢讨价还价,为何买药不讨价还价?

人们买菜喜欢讨价还价,为何买药不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似乎是人们买东西时候的一个潜在习惯,不论是买衣服时的几十块钱,还是买菜时的几块几毛钱,人们都习惯跟卖家好好讲论一番。可是到药店买药的时候,却从未见人讨价还价,药师说多少就给多少。这又是为什么?

原来,这是老辈人买药留下的习俗。因为生病是件晦气的事情,买药治病都是被逼无奈,没法子的事情,跟欢天喜地地提着大白菜大萝卜买菜回家是两码子事。人们就把这股子怒气转移到中药身上了,买药不说买药,而说“抓药”。人们认为,买药的时候如果讨价还价,那这药的药效也会跟你讨价还价。药本来就是治病的,如果治不好病,那岂不是跟病人身体讨价还价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古代人对药师的尊重,正如去学堂上学,给老师的学费钱不能讨价还价一样。

由于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买药的时候还有很多其他禁忌。比如在浙江西南一带,医生开的处方单子,若是要折起来,只能正着折,不能反着折。如果反折的话,那你开的药就不能对症了,甚至会产生相反的功效,病人的病也会越来越严重。这当然都是当时人们的迷信观念,不足为取。

另外,有时人们买完菜经过别人家门口时,常会进去串串门,聊聊天,但若是抓药回来,带着药包去串门,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人们认为药虽是治病的,但药包却带着晦气,不吉利,带着药包进门,就相当于把疾病的晦气带上了门。所以,抓药的人尽量不带着药到别人家,如果一定要进门,也要把药包挂在别人家门口才进去。

抓完药回家就得煎药了,煎药的时候忌讳更多。江浙的某些地方忌讳在厨房煎药,人们只能去病人的房间或者院子里、走廊上煎。并且煎药也不能用灶台上的锅,而要用专门的药罐煎,甚至煎完后的药也不能放在灶台上。这是因为民间认为,药有药神,灶有灶神,但是这两个神仙之间仇怨很深,经常打架。所以如果把药神管的中药放在灶神的地盘,灶神就会公报私仇,让这些中药失效。此外,古代煎药一般用柴火烧,一般木材都可,但不可用樟木,因为樟木的“樟”和“张”是谐音,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如果知道人们用樟木烧火煎药,会很生气,他一发怒,也会让中药失效。

另外,在某些地方,煎药还不能拿过门槛,怕门神闻到,有碍身体康复。“喝药”不能直接说“喝药”,而要说是“喝茶”,江西说“喝好茶”,湖北说“喝细茶”,这样惶恐、小心翼翼的心理,都是由于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以及希望病人早日痊愈的殷切期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53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