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保鸡丁名字的由来?“宫保鸡丁”和“宫爆鸡丁”哪个说法正确?
一些饭店或者食客常常将“宫保鸡丁”写作“宫爆鸡丁”,这其实是不正确的,不信请看看它名字的由来吧。
宫保鸡丁的发明者是清咸丰年间的四川总督丁宝桢,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为官清廉,勇于任事,吏治严整,在任期间多有建树,曾诛杀骄纵不法的大太监安德海。不仅如此,丁宝桢对烹饪也颇有研究,在担任四川总督时,他自创了一道菜品,这道菜以红辣椒、鸡丁和花生米为主要原料做成,简易美味,成为总督府上的私房菜。
很快,丁家的这道私房菜尽人皆知,成为平常人家餐桌上的菜品。那么,“宫保”二字又如何得来?原来,明清两代各级官员都有“虚衔”,如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保等,所以官员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别称——宫保。丁宝桢因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加封为“太子太保”,人称“丁宫保”。他发明的这道菜也由此得名为“宫保鸡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