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代妇女佩戴的“臂钏”(臂镯、臂环、缠臂金)?
臂钏,顾名思义,就是戴在手臂上的镯,因此,臂钏也被称作“臂镯”“臂环”“缠臂金”,为古代妇女最重要的臂饰,材质多为金、银等名贵金属。
臂钏多出现在北方地区,是人们将金、银条锤扁后,盘绕成螺旋圈状戴在臂上的饰物。臂钏在手臂上可盘数圈,少则三圈,多则五至八圈,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臂钏有花、素之分。花臂钏为镂刻有花纹的臂钏,而素钏则没有花纹。
臂钏佩戴之风始于西汉,并一直延续至今日。臂环大小可根据手臂粗细进行调节,为自由伸缩型,北宋改革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余曾见一臂钏,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还有一种名为“跳脱”的臂环,状如弹簧,圈数从三圈到十几圈不等,两端用金银丝编成环套,方便调节松紧。此臂钏既可戴于手臂处,也可戴于手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