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水田衣”是什么样的?明朝水田衣的特点?

明代“水田衣”是什么样的?明朝水田衣的特点?

“水田衣”是明代流行的一种时装,因用多块长方形的布片连缀缝补而成,形似水稻田的界划而得名。此外,水田衣也是袈裟的别名,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水田衣》记载:“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所以,水田衣又名百衲衣。

其实,水田衣早于唐代时就已出现,当时的人们喜用各色零碎的锦料拼制衣服。唐朝王维有诗曰:“裁衣学水田。”唐彦谦《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诗曰:“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较为注重匀称布局,将各种锦缎料裁成大小相同的长方体进行有规律的编排缝制。但至后期时,水田衣的制作方法便不再讲究,布料变得大小不一,形状也不尽相同。明末,奢靡颓废之风渐起,贵胄人家的女眷为得到一块中意的布料,常常不惜裁破一匹完整的锦缎。

但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明末时人们的审美观已经较之前有所超越,从追求“和谐”到不规则的“百搭”之美,社会的开放度也在升华。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73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