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地区会有哭嫁的习俗?

为什么许多地区会有哭嫁的习俗?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婚嫁是喜庆的事情,因此在这一天人们无不笑逐颜开,互道祝语。但古代讲究“既嫁从夫”,嫁出去的女儿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不是娘家的人了。因此嫁女对娘家人来说也算“生离”,由此的感伤形成了“哭嫁”的习俗。

哭嫁是出嫁之前,在娘家进行的。随地区不同,开始哭嫁的时间也不同。有些地区早在出嫁前3个月就要开始哭嫁,也有从婚前月余、前三五日开始哭嫁的。哭嫁的结束,有到结婚前一夜的,甚至有上了轿仍在哭的。

哭嫁期间,只要有亲朋来祝贺家中嫁女,女儿乃至于全家就要当着客人的面哭嫁,内容有“哭父母”“哭兄嫂”“哭婚姻”,等等,主要是诉离别之苦,感娘家养育之恩,畏夫家生活的艰难。今天,在仍旧流行哭嫁的地区,如果女儿哭不出来,是要被指责的。可见,哭嫁的风俗,是多么根深蒂固。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64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