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有多少种译本?《金刚经》讲了些什么内容?

慧吕~先生认为,在所有的大乘经典中,般若类经典出现得最早。在各种各样的般若类经典中,《金刚经》出现的最早。

有的研究者指出,《金刚经》在形式上比较接近小乘经,也说明它产生的年代应比较早。《金刚经》产生虽早,却是大乘经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在中国也产生过广泛影响。三论宗、天台宗、禅宗、唯识宗都把它当作重要典籍来学习。唐玄宗为了推行三教并重的政策,从三教中各选一本典籍,亲自进行注释,颁行天下。其中于儒教选的是《孝经》,于道教选的是《道德经》,于佛教选的就是《金刚经》。明成祖朱棣也曾编纂《金刚经集注》。有的信徒甚至把《金刚经》当作全部佛法的代表来信仰、供奉。

由于《金刚经》受到历代僧俗各界的重视,所以它曾多次被译出,现存的译本有: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4.《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隋南印度三藏达摩笈多译。

5.《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唐三藏玄奘译。

6.《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唐三藏义净译。

上述六个译本中,隋笈多本译于大业中,当时还是一个初稿,没有来得及修订。后值隋朝覆灭,王世充占据洛阳建立郑国,又被李唐消灭。一段时间之内,战乱迭起,所以这部译稿始终未能最后定稿。智 编纂《开元录》时,看到了这部稿子,但因为它尚未修订定稿,就没有把它收入大藏。所以智 的《开元录·入藏录》只收了五种《金刚经》。但后来的大藏经把笈多本也收入了,所以现在的大藏经一般都收六种译本。

不过,《思溪藏》在收入《金刚经》时,错把陈真谛本当作是元魏菩提留支本,而把真正的陈真谛本漏掉了。后来《普宁藏》发现并纠正了这一错误。不过,日本编纂《大正藏》时没有仔细考察这一错误的由来,把《思溪藏》中的假留支本,当作是留支译本的另一种抄传形式(《大正藏》称之为“别本”),一起予以保留。这样,就变成七种《金刚经》同时并存了。《大正藏》的错误还影响了其他一些藏经,也收入了七本《金刚经》。

另外,玄奘的译本本来是他所译的《大般若经》中的一部分,是不应该别出单行的。但智 考虑它的名字与义净译本的名字相同,为了避免后代把这两个译本搞混了,所以把玄奘译本单独别出流行。后代有的大藏经仿照智 的例子把玄奘译《金刚经》别出单行;有的则把它归在《大般若经》中,不单独列出。

在上述六个译本中,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平时我们讲《金刚经》,都是指这个译本。

《金刚经》叙述,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1250个大比丘在一起。有一次,到了快吃饭的时侯,释迦牟尼便穿衣持钵到舍卫城中去乞化,然后将乞化到的饭食持回祗树给孤独园。食毕,收衣钵、洗足。然后端端正正坐下。这时,一个名叫须菩提的长老过来,恭恭敬敬地向释迦牟尼行礼后,问道:人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怎么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教认为这是一种能觉知佛教一切“真理”,并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超人的,只有佛才具有。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一定要成就这种智慧,也就是一定要成佛。在这里,须菩提实际是在问,人如果想成佛,他应该怎样具体修持?

《金刚经》说释迦牟尼听了须菩提的问题,很高兴,便回答了这一问题。释迦牟尼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无常”是佛教的一个术语,指事物的不能永恒存在的特性,与“常”(永恒存在)相对。佛教经常用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如镜中的虚影等例子来比喻与说明无常。又说无常好像秋晨的清露,太阳一出就会消散;又像雨夜的闪电,瞬息即逝。由于事物是无常的,所以,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实际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相。

事物真正的形相(实相)是“无相”。所以,世界上一切都不值得迷恋和追求,这叫作“无住”。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实相是无相,从而做到对世界万物都无系无念的“无住”,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经中说释迦牟尼说法后,须菩提长老及一切天神、凡人、阿修罗(魔神)都欢欣鼓舞,接受了释迦牟尼的教诲。

《金刚经》最后有一首偈颂,是这么说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首偈颂的意义前面已经作了解释,它反映了《金刚经》思想的精华,故此流传很是广泛。

鸠摩罗什翻译的这部《金刚经》,与后来其他人翻译的《金刚经》略有差异。差异的原因,或者因为鸠摩罗什所用的底本有缺漏;或者他的底本出自龟兹,与其他人所用的底本不用。除了一般的文字差异外,有两点差异较大。

第一,其他各本《金刚经》都有这么一段话: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但鸠摩罗什译本中却没有这段话。佛教传说,唐长庆二年(822)时,有个名叫灵幽的比丘入冥后回阳,按照冥间所得启示,把菩提留支本中的这段话,共62个字加入鸠摩罗什本《金刚经》。从此这段经文被称为“冥世偈”。现在敦煌遗书中的《金刚经》,凡是盛唐的抄本,都没有冥世偈。晚唐以后的抄本,都加入冥世偈。

第二,其他各本《金刚经》最后的偈颂,提出8个关于无常的比喻,如玄奘本作:

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

鸠摩罗什本则如上所述,只有六个比喻。

当然,不同的译本虽然有上述差异,但基本思想并无不同。

现在流通的鸠摩罗什本《金刚经》,有一种形态是将全经分成三十二分,每分各有名称。据说,这种分法及其定名,都是梁武帝的儿子,著名的昭明太子编订的。但是,从敦煌遗书看,具备三十二分形式的《金刚经》,直到晚唐才出现。所以,这种形态的《金刚经》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还可以再研究。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43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