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地区的潮汕人有哪些服饰习俗?

中原人在前往南方一些地区后,有不少人辗转到了潮州,所以,他们的服饰也带有中原的服饰特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潮汕人都有哪些服饰习俗。

(一)木屐

木屐一般用樟树、苦楝树等木料制成,最初用棕绳为耳,不分左右足,俗称棕屐。据推测,木屐流行到潮汕,大概在晋朝。当时中原已相当盛行木屐了,晋朝时,因中原一带战乱纷纷,在这大批移民中,有不少人辗转到了潮州,同时也带来了中原的服饰习俗。

(二)韩公帕

旧时,潮州的妇女用蒙头的黑布,称之为韩公帕,相传是唐朝韩愈遗制,故此得名。

(三)水布

水布,又名浴布、头布等,长约2米,宽约80厘米,织印有青、蓝、红各种颜色的大小方格,潮汕农村男子常随身携带,外出时系在腰间,劳动时用来擦汗;休息时,又可以席地而坐;洗澡时还可以做围腰浴巾;冬天围在头颈可以御寒;还可挡雨、打包袱、遮阳、做肩垫,总之,用途十分广泛。

(四)腰兜

腰兜是潮汕的一种服饰,用两块较厚的布缝成,以前,潮汕妇女无论老幼都用“腰兜”来保暖,或用来束紧裤头。女孩在小的时候,都要由父母家人缝制腰兜,将零碎的花布边角余料拼接而成,除了妇女外,有些老年男子也常戴腰兜保暖,也可以用来束紧裤头。做买卖的男人常用腰兜的袋子来带硬币,潮人把腰兜称为“肚腰”,过年的压岁钱称为“压肚腰”。

(五)打鬃

潮汕妇女结婚后松开辫盘发髻,称为“打鬃”,鬃形样式繁多,较为普遍的是八字鬃,最为典型的是梳成大泡头,中老年比较流行的发型是企鬃、盘鬃,盘鬃俗称龟鬃。

(六)本相鞋

本相鞋是一种婚俗礼品,是澄海一带的姑娘出嫁前准备的、将来带到夫家的见面礼。在姑娘定了人家后,就开始精心缝制布鞋。出嫁的时候,会把这些鞋带到婆家,送给婆婆、妯娌、小姑等,一来显示姑娘心灵手巧,二来取“和谐”之意,希望以后大家和睦相处。

(七)戴首饰

潮州妇女戴耳环首饰是一种习俗,女孩子在六七岁时就要穿耳朵,耳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环式,一种是耳坠式。另外,还要戴金、银、玉手镯、戒指、脚环。有的妇女终生都会戴玉手镯、银脚环,这不仅是为了美观,显示身份,更重要的是有消灾祛祸的作用。

(八)葵笠

葵笠,即竹笠,是潮汕劳动群众普遍使用的雨具,是用箭竹叶、竹篾编织而成的,有的竹笠上会绘上花卉图案或写上书法,工艺价值较高。

(九)留尊长

20世纪40年代以前,广东揭西的男人有“留尊长”的习俗。男人到了60岁就叫“上寿”,算是“尊长”,此时就要留胡须,也称为“留尊长”。

留尊长须先由年纪更小的人在某种场合当众向该男子提出来,表示推举,然后由建议者选择一个留须日,把理发师请到家里厅堂为他举行理发留须的仪式。理发师开剪之前一定要说一些恭维的话,剪完之后,建议者或留须者要摆酒请客。

男子留了尊长以后,做事要更加谨慎,尤其是不能说粗话,举止要得当。约定俗成的是,留尊长之后要禁欲,但是可以与妻子同房。

村中有红白事情时,要请尊长参与,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往往尊长说了算。新人闹洞房前,要先由尊长“送灯”。所谓的“送灯”是指由尊长提灯笼到洞房说吉利话,“灯”意为“丁”,新人应热情接灯。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38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