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译成汉文仅有两千字左右。它把一个佛教徒从最初拜师学佛到最后修成佛果的整个过程中所应做的事情都详加罗列,让学佛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沿着所说的阶梯逐步攀登。

按该论的说法,学佛的人可以分成三类:一类称作“下士”,这类人不希求解脱世间的痛苦,只求今生今世的“利乐”,佛教把这叫做“人天乘”;第二类叫做“中士”,这种人只追求个人解脱世间流转轮回之苦,并没有普度众生的想法,佛教把这叫做“小乘”;第三类叫做“上士”,这类人不仅自求解脱,并愿普度众生,佛教把这叫做“大乘”。人分三类,修习次第也分为三道,即“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合称为“三士道”。

“三士道”认为,一个人若想学佛,必须先访求名师,并且依照师长的指导,身体力行去修习,以免误入歧途,这是学佛法的一个先决条件,在具备了这个条件以后,才能从“下士道”依次修起。

“下士道”的内容是说,凡人皆有死,一到死的时候,人所有的名利、亲属、财产都带不走,就连自己的身体也不能带走,因此,修佛的人应该爱惜自己这难得的一生,必须努力学习佛法,以免死后堕入“三恶趣”之中,痛苦难言。要自己发愿心,皈依佛、法、僧“三宝”,努力做“止恶修善”的事,以便积德积福,远离地狱之苦。据佛教说,这就是“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乐”。

一个人如果照“下士道”的指导原则努力地修习佛法,虽然在来生可以不受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的痛苦,在人、阿修罗、天“三善趣”中投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乐,不是终极意义上的乐,只是与“三恶趣”相对比意义上的乐。而且如果自己的“下士道”操持得不好,还有可能堕入“三恶趣”的苦海之中。为了超脱流转轮回之苦,就需要进一步按照师长的指导,依照佛教规定的戒、定、慧“三学”,很好地修行,以求达到涅槃的境界。但是,这只是求得自身的解脱,还不能算是从根本上把苦灭掉,这就是“中士道”,用佛经的话来说,即“中士求灭苦,非乐苦依故”。

“中士道”中所说的戒、定、慧“三学”是一切有情众生能够获得“解脱”的因,也就是说“解脱”是戒、定、慧“三学”的果,正如佛教所说:“欲得正果,须得正因。”戒、定、慧的次序是有一定的,佛教比喻,戒好像一道墙或一架屏风,可以用来挡住风,使外在的危害力量无从构成威胁。由于风被挡住,屋子里的空气平静下来,这就是由戒到定。只有在这样一个定的环境里,修习人的智慧之光才能像蜡烛的光亮一样,燃烧得明亮透彻,毫无障碍,这就是所谓的慧学。

“中士道”是讲一个修习佛法的人沿着戒、定、慧“三学”的道路求得解脱之果,登上涅槃。但是,即使取得这样的成果也还不够,还应当下决心去普度众生。要普度众生,“三善趣”里的人,阿修罗、天以及菩萨都还不能做到,只有成了佛才能办到。普度众生的愿望,佛教里叫“发菩提心”。但是如果只是发菩提心而没有菩提行也还不行,还需要实行“六度”或“六波罗蜜”。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耐,这称为前三度,精进、静虑、智慧,称为后三度。这样既可以度己,又可以度人,可以成佛,可以普度众生,可以永远离苦得乐。这就是“上士道”。佛经说“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及他苦永灭,以他为己故”就是这个意思。

在《菩提道灯论》的最后指出,密宗比显宗的地位要高,并且分别等次,划密宗经典为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该书还以佛教徒的修习次第为纲领,系统地安排了佛教学的主要内容,它把公元11世纪以前的所有佛书都安排到这个体系之中。当时的西藏佛教尚处在一个分散和杂乱无章的时期,因此,该书就成了当时唯一对佛教有系统论述的论著。它一方面成为噶当派的思想基础,另一方而也在西藏佛教徒中确定了以实修为主的精神。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30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