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有何深远意义?
何谓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6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总体上说,十字军远征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士使用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地决斗,协同动作有限。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交战时,他们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勇猛果敢的攻击,把它们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而且由于其侵略暴行和本来的罪恶面目,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世史家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
十字军东征有何深远意义?
由于十字军东征是典型的宗教战争,它的命运也和其他的宗教战争一样,因为宗教理想和现实的出入,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最终沦为残酷的玩笑。不过,为当时人民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的十字军,却正面地改变了西方的历史命运,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在政治上,十字军加速了西方封建制度的崩溃。十字军的堕落和失败,使欧洲人开始对罗马教廷失去信心。许多诸侯和骑士在战争中客死他乡,也削弱了这些封建势力。
在文化上,十字军东征让当时落后的西欧人民,接触和吸收较发达的东罗马帝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欧洲人入侵东方后,发现了在欧洲已经消失了却仍在当地存在的古希腊文化的残存,欧洲人将它们带回后,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出现。
在经济上,十字军把东罗马帝国的货币制度和阿拉伯人的商业概念(如支票、信用状、股份公司组织)带回西欧,加速了贸易活动,为欧洲日后发展资本主义铺平道路,促进了自14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