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睿陵明玉珍墓为何会有韩国人祭拜
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清明节,重庆江北区的睿陵明玉珍墓前,总少不了身着传统服饰的韩国人前来祭扫,那么明玉珍是谁?又如何成为韩国人的祖先呢?
明玉珍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后在重庆建立大夏国。其人身长八尺,虽然世代务农,但却素怀大志。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徐寿辉率部起义,在湖北蕲水被部下拥立为帝,国号天完。之后,徐军以锐不可当之势连克湖北、江西、安徽、福建等地。而此时明玉珍屯兵家乡青山,结寨自保。徐寿辉于是修书一封招降,明玉珍于是率部前往。
明玉珍效力天完后,屡立战功。后来,他被派往川、陕两地劫粮。当时地方义兵首领杨汉率部向重庆元军守将投诚,却差点被杀。杨汉一怒之下,转投明玉珍,并说重庆城内兵防空虚,完全可以一击而取之。于是,明玉珍便率领军马,经过几次战争,攻克了重庆以及附近城市。徐寿辉大喜,先后任命他为广西两江道宣慰使、陇蜀四川行省参政。
不久,徐寿辉被部将陈友谅杀死,明玉珍闻言大怒,便与陈友谅断绝关系,固守重庆,自称“陇蜀王”。之后,他又在重庆城南修筑徐寿辉庙,追赠他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四时祭奠,以不忘其恩义。公元1362年,明玉珍在部下的拥戴下称帝,在重庆建政,国号大夏。在位期间他能够躬行俭约,礼贤下士,大兴文教,对百姓轻徭薄赋,因此大夏全境竟有小康之象。当时朱元璋无暇西顾,因此修书约好,两国之间竟也相安无事。但明玉珍很快病故,年仅38岁。死后葬于重庆江北区江北嘴,其陵即为睿陵。明玉珍死后其子明升继位,因年纪不过十岁,由母亲彭氏垂帘摄政。
明玉珍死前曾有遗诏,那就是固守重庆,不可进取中原。但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之后,加快了一统中原的步伐,曾致书招降,但此时大夏国内因国主年幼,群臣相斗不已,所以未有统一意见。不久,朱元璋派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人率大军前往征讨,几番征战后,夏军不敌,明升与寡母自缚双手,用车马装载棺材率众投降。
大夏国灭后,朱元璋对明升母子厚待有加,但为防生变,于是在洪武五年(1372年)将他们遣送至高丽。高丽王送两县为赠礼,并辟府邸专供他居住。从此明氏后人代代相传,以高丽为家。绵延至今,韩国明氏后人已达4万余人。20世纪90年代后,陆续有韩国明氏后人前来祭祖,虽山长水远,但根脉之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