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竹寺的传说故事

重庆金竹寺的传说故事

自巴蔓子割首自杀,尚义忠信的气性便始终流淌在巴人的血液中。而且此后,重庆人口中也一直流传着有关各种一诺千金、尚义守信的故事,其中金竹寺的故事便是一例。

据传在朝天门外有个接圣街,即如今的信义街,这里原先是迎接朝廷圣旨的地方,因此也相当繁盛。在这条街上,有一个脚夫叫张老大,在脚行里专门给人送货、送信为生。所谓脚行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快递公司,而张老大就是快递员,说起来也是山城棒棒军的前身。张老大人高马大,舍得下力气,但是因为为人老实忠厚,所以一干脚夫就十几年,路跑了不少,但钱却没赚下几文。不过因为张老大为人守信,替人送货从来没耽误过,干的年头也比较长,相对于那些刚入行的年轻人更得客户的喜爱。有一年,张老大送趟货到成都,朝行夜宿赶到才将货物安安全全送到货主手中。返程时的货物比较轻,所以张老大悠悠在在便往重庆赶。路上有个驿站叫龙泉驿,张老大赶到的时候已近傍晚,进了客栈才发现这里已经住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正在发愁无处落脚,突然来了一个和尚,说自己的小庙就在附近,施主如果不嫌弃,就在那里借宿一晚。

这还有什么嫌弃的地方,张老大当即跟着和尚来到了一座小庙。地方也不甚大,但好歹睡一晚的地方是有的。和尚还用素斋款待了张老大一顿。这样一来,张老大就不好意思了,便问和尚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和尚这才说自己有封信送往重庆朝天门外的金竹寺,一直没个合适的人,昨晚有人托梦说在龙泉驿有个脚夫,可以完成这个愿望,所以特地找到了你。

张老大觉得奇怪,倒不是有人托梦,而是奇怪自己在朝天门外当脚夫十几年从来就没听说过一个金竹寺,犹豫之下,觉得不能接这封信。不想和尚却苦苦哀求,说这封信十分重要,要赶在八月初五前寄给金竹寺的长老,请张老大务必帮忙。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张老大想到这一层,便应下了这个差事,心中想也许自己来去匆匆,真没注意到这个金竹寺呢。睡了一晚后,张老大天明即启程,带着原来的货物,怀中揣着信便往重庆赶。一路不敢停息,终于在八月头返回了重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张老大心中一直有着这个念想,可是,打听来打听去,在朝天门外就是没有一个叫金竹寺的地方。眼看就到八月初五了,可还是没消息。初四那天傍晚,他坐在江边的茶馆里发愁,突然远远看着一个小沙弥打着灯笼走过来,灯笼上正是三个红字“金竹寺”。张老大一下跳起来,跑过去就抱住了小沙弥,倒把对方吓了一跳。张老大这才说明来意,于是便在小沙弥的带领下前往金竹寺。夜色漆黑,灯笼也只有微末的光,张老大深一脚浅一脚地也不知到了哪里,只看见前面有一片竹林,小沙弥便说到了。张老大跟着往前才看见竹林深处坐落着一座庙宇。进了庙宇之后,见了住持,将信交出来,张老大这才松了一口气。

住持看完信后非常感谢张老大,于是便提出答谢张老大。张老大是个实诚人,说来时已被款待过,哪里敢再要酬金,况且一封信也出不了多少力气,就是走路顺带的事。但住持哪里肯依,张老大见推辞不过,便说:“既然这样,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我是脚夫,进来的时候看见长老寺庙里的竹子长得旺,不如砍下一根来,给我做个扁担吧。”

住持于是便命小沙弥取了砍刀,引着张老大砍下了一根竹子。张老大看后非常喜欢,觉得自己真得了一个好扁担,便欢欢喜喜出寺去了。第二天醒来忽然发现哪有竹子,昨夜砍下的分明是一根金竹子。张老大再去找,却哪有什么金竹寺,这才知道自己是好人有了好报,冥冥中乃是神佛降福了。

金竹寺的传说一直在重庆广为流传,有人说脚夫叫老陈,有人说叫刘诚,而且在重庆的某些龙门阵中,这个故事也越说越精彩,越说越丰富,但其核心内容却是忠直守信,惟其如此,才能体现出巴渝人的传统和气性。而金竹寺,有人说就在朝天门外的嘉陵江畔,但至今为止,还是如故事中一样,渺无踪影。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01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