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中的魁星有几个

北斗七星中的魁星有几个

除了文昌宫以及南斗六星中的禄星,北斗七星也有主宰世间人禄官的职责。据《河图帝览嬉》记载:“斗七星,富贵之官也。其旁二星,主爵禄。其中一星,主寿夭,斗主岁时丰歉。”北斗七星在星辰崇拜中占据较高的地位,早就被奉为神明。它不但能在夜间指示方向,而且还跟季节、气候关系密切,并掌管人间寿夭、收成丰歉等等。虽然它的禄官的职能,不如文昌宫那么专一,但依旧受到人们的信奉和崇拜。

古人认为魁斗星君为北斗七星之一。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位于大熊星座的尾巴和背部。古人把北斗七星想象成舀酒的斗形,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组成斗魁,也就是斗身;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也就是斗柄。

在道教体系中,北斗七星就是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它们分别是: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魁星指的就是斗魁四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也是二十八宿中“奎星”的俗称。道教尊魁星为主宰文运的神,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

“魁”的意思是第一、冠军、状元,夺魁就是意味着夺得了头名。在古代状元又被称为“魁甲”,称状元及第为“大魁天下”。在古代读书人看来,魁星主宰科举文事,是主管文运的神,地位几乎和文昌星相当,因而都会虔诚拜奉魁星,祈求科举及第的荣誉。

古代读书人之间盛行一首魁星的自夸诗:“二十八宿我为魁,文章兴衰我主宰。状元及第由我点,得中状元靠魁星。”虽说此诗有调侃魁星的意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反映了古人的魁星崇拜心理。

古人虔诚奉祀魁星,目的就是祈求魁斗星君能够帮助他金榜题名,以光宗耀祖。在宋代,民间魁星信仰盛行,并且一直流传后世。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80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