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布袋和尚就是欢喜佛
几乎所有的寺院里都有一座笑眯眯、胖乎乎的弥勒佛雕像。他看上去无忧无虑,惹人欢喜,使人的烦恼不翼而飞。这就是人们根据布袋和尚的形象所塑造的笑口弥勒佛的塑像。
布袋和尚,明州奉化人,号长汀子,世传他是弥勒菩萨的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他随身带一布袋,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
有人问和尚有法号否?布袋和尚以偈答:“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打开遍十方,八时观自在。”曾有一位居士恭请布袋和尚再留斋宿,以尽弟子恭敬之意。翌日一早,和尚复书一偈于居士之门上,云:“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常皎洁。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梁贞明三年(916年),布袋和尚于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由此世人认定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从此之后,人们才把弥勒菩萨的塑像雕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坦胸露腹的慈爱形象。久而久之,弥勒佛也成了笑佛、欢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