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成为文财神的由来

比干成为文财神的由来

财神有文武之分,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

比干就是一位文财神。比干,沫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殷商贵族商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即纣王)的叔父。比干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所以二十岁就以少师(丞相)高位辅佐帝乙,帝乙死后,又受托孤忠心辅佐侄儿——幼主纣王。比干从政四十多年,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主张减轻赋税徭役,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

但商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令敢于直谏的比干心痛不已,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王因此怒杀比干,并剖视其心,比干死时六十四岁。

比干生性耿直,公正无私,即使心被挖去,成了无心之人,仍然公平公正,办事公道,后人敬仰比干的人品,尊其为无心财神,民间大加敬奉,其香火极盛。传说,在比干荫佑下做买卖的人,均能做到公平交易,无偏无向,互不坑骗。

因比干死后被封为文曲星,北斗第四星,民间年画中,比干的神像为文官打扮,五绺长须,身着蟒袍,头戴宰相纱帽,手捧如意,足蹬元宝。所以比干也被称为文财神。文财神的打扮与天官相似,但天官神情慈祥,笑容满面;而文财神比干的神像面目严肃,脸庞清烁。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58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