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之乡岷县(岷州)的习俗与风俗

当归之乡岷县(岷州)的习俗与风俗

岷县,古称岷州,地处高寒阴湿之地,海拔在2500至3000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635毫米,年平均气温5.5℃。山中常年云遮雾掩,对当归生长极为有利,所产当归肉多枝少,气味极香,质量居全国首位,产量占全国当归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畅销全国、远航世界,是著名的当归之乡。

岷县当归,历史悠久,南朝的《名医别录》中载:“当归生陇西川谷,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稍难得”。当时的岷县,属秦州所辖的陇西郡。由此可见,早在1400多年前,岷当就是闻名遐迩的珍贵药物了。岷县也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当归贸易聚散地。

随着当归贸易的发展,繁荣的商业网络,冲击着当地固有的民俗,引起了深刻的变化。

那时候,岷县人不仅有常出门的习俗,而且帮会盛行,“红帮”、“哥老会”,内外八堂的大爷们,耍小红拳、学拳打棍,领着一群青年子弟练武。各地商人也在岷县建立了各种同乡会馆,如五圣会馆、山西会馆、四川会馆、冀鲁豫会馆等。五圣会馆供有药王、财神、火神、关圣、岳圣。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会,七月二十二日为财神会,五月十三日为关圣会。每逢会日,各省商人前来焚香点灯,祈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各同乡会,也由商号的经理组织起来,相聚一堂,互相祝贺,叙谈乡情,开展一些具有家乡特色的民俗活动。

岷县人民崇拜水神,俗祀18位揪神,而且随着发展和演变,也将18位湫神逐渐拟人化了。如18位湫神中,南川大爷是宋代的宗泽;王家三爷是三国的姜维;关里二父是三国时的庞统:太子爷是宋代的范仲淹;大王爷是唐代的李晟;大滩庙武荘爷是明代的胡大海……他们都是历代的忠臣良将。其实这是由对神的崇拜变为对人的崇拜的,连外地商人和地方官员也信仰18位湫神。每逢农历五月十七日二郎山花儿会,街头泼水迎神,他们都送礼、送锦袍。

每年正月十五至十七日,是祀湫神的鼎盛日期。诸“湫神”皆坐八抬大轿,鸣炮起身,鸣锣开道,其仪仗有旗、牌、幡、伞等,类似封建官吏出衙礼仪,18位湫神各有固定的街区和路线,民间灯火也按湫神出巡路线开展。凡湫神所至街区,各住户均燃鞭炮相迎,以至炮屑布满街道。在12个固定的街端路口,还布置有大型的“架花”和“斗花”(由众多花炮编制而成的排花),供湫神出巡时同时燃放。

如今,迎湫神的习俗虽已革除,但一年一度的迎神赛会和二郎山花儿会却延续下来,鼎盛不衰,并且和当归贸易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朋友。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23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