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十月太阳历与火葬场地向天坟的关系
有趣的是,十月太阳历的观测,竟与古代彝族的火葬场地“向天坟”有密切关系。彝族学者刘尧汉、卢央等人,在贵州威宁,云南楚雄、武定、弥渡,以及四川雷波等彝族地区,发现了众多的“向天坟”。据研究,这些各地彝族酋长、土司、贵族的火葬坟场,因坟顶有葫芦形的凹陷向天而得名。
它一般都较高大,兼具古观象台或天文台的作用。
例如,现存最大的一座是贵州威宁盐仓区古彝王的向天坟,呈大、中、小三圆台堆垒而成的金字塔形。墓基周长217.2米,直径70米,墓高47.3米,有台阶自基台、中台而达顶台。据考察,这座名为“苴穆乌屈”(彝语“乌屈”为坟墓,“直穆”为王、酋长、首领之意)的向天坟,建在一座山上,正南有一个孤立的山峰,而东、西、北三面都只有比向天坟矮得多的小山。
这样,坟南的山峰为向天坟附近唯一的突出标志物。根据南面山峰的高度,以及与向天坟之间的距离,冬至那天,日中时分的峰影正好投射在向天坟顶的“葫芦口”,因而成了测定冬至的场所。
而向天坟北面是一片开阔地,夏天晚上,北斗星斗柄南指之时,又正好在坟顶的上面,就这样,世所罕见的向天坟,成了古代彝族用来日测太阳运动以定冬夏,夜观斗柄南指以定寒暑的观象台、天文台,从而制定了十月太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