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丧葬与禁忌:有火葬习俗
丧葬
瑶族多行土葬,“茶山瑶”等有火葬习俗。土葬是人临死时,以银币一枚放入死者口中,子女家人服孝报丧。由家中妇女到河边投入几枚铜钱,取回称为“阴水”的河水为死者净身。之后,为死者套穿白、蓝、黑三层寿衣,将尸体抬到厅堂中央的椅子上坐下,请师公或道公等宗教职业者为之作法超度。次日装棺入殓。一般停棺五至七日即择吉日出殡安葬。
火葬仪式与土葬基本相似,只是最后要架干柴将棺木烧掉,然后把骨灰装入一瓶子或罐子中,埋于地下。或是先埋棺木于地下,三年后,再挖出尸骨焚烧,装骨灰于瓶罐中,第二次埋葬。不论土葬还是火葬,坟前都要竖一石碑。
禁忌
瑶族的禁忌习俗颇多。饮食方面的禁忌大都与远古流传下来的氏族图腾崇拜有关。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带有迷信色彩的一些生产生活禁忌已逐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