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
郎世宁(1688-1766年),原名Giuseppe Castiglione,出生于意大利的米兰,1707年加入耶稣会,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9月到达广州,同年12月进入北京,入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成为一名宫廷画师。康熙皇帝非常欣赏郎世宁的才华,命他学习中国画技法。在雍正年间,郎世宁曾为雍正皇帝画过多幅画像,但他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乾隆年间。
乾隆皇帝命郎世宁为他的首席宫廷画家,使郎世宁有机会为乾隆皇帝留下了不同题材的画幅,有乾隆皇帝的画像,如《弘历射猎聚餐图》《哨鹿图》等;有反映后宫生活的画幅,如《亲蚕图》等;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画卷,如《万树赐宴图》《阿玉锡持矛荡寇图》等。郎世宁在意大利受过严格的绘画训练,学习了中国画技法之后,他用西洋油画透视和明暗的技法画中国水墨画,融西洋画三维感和中国画工笔绘法为一体,创造了新的画风,对中国的宫廷绘画影响非常大。
朗世宁的艺术才能在乾隆皇帝修建圆明园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乾隆皇帝让他主持在圆明园修建一组西洋建筑,他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意大利洛可可传统风格的城堡式建筑依喷泉而设,喷泉如雨,绿树成荫,美丽别致。这就是以后的西洋楼。从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之中,仍然能看出当年其构思精巧的设计和装饰奇特的技巧。
在圆明园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一座以十二生肖为题的喷泉,它位于海晏堂及其阶梯旁,这也是郎世宁主持设计的。该喷泉由12只动物铜像组成,每一只铜像轮流喷水一个时辰(两小时),到了正午,水柱从12只动物口中同时喷出,场面极为壮观。可惜1860年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这些建筑也惨遭破坏。
作为一名传教士,郎世宁最关心的当然还是他的宗教。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绘画技艺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器重——他曾被乾隆赏三品顶戴,又用此来保护他的宗教。他曾三次面请乾隆皇帝缓和教禁,使一度严厉的教禁有所缓和。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7月16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乾隆皇帝颁旨对他的功劳进行嘉奖,对他的去世表示哀悼,此圣旨也被刻在了他的墓碑上。终乾隆一朝,郎世宁所受到的恩遇之重,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位传教士。郎世宁去世之后,乾隆皇帝赐银300两为他安葬,而一般的传教士只有200两,可见乾隆皇帝对郎世宁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