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个代表团圆、代表新的开始的节日。一天到晚忙着工作的人到了新年时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回家与家人共迎新年的到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过年方式和过年食品,中国人过年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和年糕,那么日本人过年时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呢?
(1)荞麦面
日本的新年是公历1月1日,所以日本的年三十就是12月31日,又称为大晦日。日本人在大晦日最爱吃的过年传统食物是荞麦面。这个习俗从江户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荞麦面蕴含着细水长流、延续家族的意思,又因荞麦面易断,也象征着丢弃旧的一年的灾祸辛苦。在日本,吃荞麦面一定要把汤一起喝掉。
(2)年糕
日本虽然在1872年后将过年日期从阴历年改成阳历年,但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的各种传统习俗仍然承袭着。日本新年有大正月和小正月之分。在大晦日之前,各家各户都要进行大扫除迎接年神。年糕是日本人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的过年食品,从12月25日到30日,大家会使用木槌,在石杵中将糯米饭捶成年糕。做好的年糕,一部分作为供奉给年神的供品,供奉的时候,要将两个圆形、大小不一的年糕叠起来,放个橘子象征吉利,这叫作镜饼。到正月十一,要将镜饼从供桌上拿下来,再用槌子敲开用来煮汤。镜饼是吉祥物,所以不可拿锐器切开。还有一部分年糕,在元旦那天被做成一种叫杂煮的年糕汤。杂煮在关东是用鸡清汤煮的,而在关西是用白味增煮的,配料有素菜、萝卜、鸡肉和海鲜。
(3)御节料理
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三,日本家庭都很少开火,这几天都吃一种叫御节料理的食物。“御节料理”一说来源于皇宫中叫作“御节供”的仪式,一说来源于当新年的神灵在的时候忌生火做饭的说法。日本人在年初一吃御节料理的习俗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御节料理是以“重箱”分成四层,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最早的御节料理是五层,第五层不放食物以示现在不是最高状态,将来必能步步高升,繁荣富裕更胜从前。一般都是从上往下开始食用,第一层叫作“一之重”,是祝肴,即甜味前菜,以酱油和糖水熬煮而成,黑豆代表健康、喜悦,昆布代表意义,栗金团代表聚财。第二层叫作“二之重”,是以酱油、醋腌制的炸鱼、醋鱼片,以醋腌渍的红白萝卜,红和白象征喜气和平和。第三层叫作“三之重”,集合了许多的日本重点食材,有龙虾、鱼子、带子、海鲜一类较为贵重的食材。第四层即“四之重”,因日本人对四字有忌讳,所以改称为“与之重”,多以红萝卜、莲藕、芋头、鲜菇等材料放入锅中与肉一起熬煮。莲藕暗喻前途一片光明,芋头代表长命百岁。
(4)屠苏酒
喝屠苏酒的风俗源于中国,在奈良时代传入日本,江户时代在武士中流传开。据说在新年的早上喝屠苏酒能驱除邪气、延年益寿,古时称之“一人喝则一家无病,一家喝则一里无病”。新年喝屠苏酒的顺序是,按年轻人到长者的顺序依次喝,年长者劝杯成为规矩。如果有厄运年龄的人在,厄运年龄的人则要最后一个喝。
(5)七草粥
1月7日是“人日节”,也叫七草节,这个节日早在江户时代就作为五节句之一被规定下来。日本人在这天有喝七草粥的习俗。七草粥是用七种不同的植物熬煮而成的,分别是芹菜、荠菜、母子草、繁缕、田平子、菘和萝卜,蕴含着消灾、长寿、富贵的意思。日本人吃的七草粥源自中国,是古时汉文化影响日本饮食文化的例子之一。日本在8世纪末开幕的平安时代与之后的镰仓时代就已经开始用七草作为食材,但当时还不是粥,而是一种羹,到14世纪的室町时代才演变为现在的七草粥。无论朝廷还是历代幕府将军、武家人都很重视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