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居住生产环境:村落村寨

村落

羌族村寨多建于高山和半山台地上,是典型的山寨。

每个村寨三五十户,小寨只有十多户。民居多向阳、背风,利用山坡地势分级筑室,加之有雄伟的碉楼错落其中,总体造型十分壮观。

村寨周围梯地层层,群山巍巍,颇显淳朴自然之美。羌族地区山高水急,为交通方便,人民群众创造了索桥(绳桥)。

桥的两头砌石为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两岸间用拴在石础或木柱上的胳膊粗的竹绳连接,少则数根,多则数十根。

竹索上铺木板,两旁有竹索做栏杆、扶手。索桥建筑在羌族地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居住

羌族的住房是用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屋,呈方形。用直径十五厘米左右的圆木作横梁,梁上搭板分层,每层高丈余。多数为三层,少数是二层,平房一般圈养牲口。三层楼房的底层做牲口圈,二层住人,二层除卧室外另有一起居室,内有锅庄和神龛,是全家的活动中心。上层做仓库,贮放粮食与杂物。若是二层楼,人住楼下,楼上做库,牲口圈另设屋外。

生产

羌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副业次之。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另外有青稞、小麦、荞麦及各种豆类。经济作物有麻、烟叶。被称为“雪山大豆”的白豆是羌族地区的著名特产。

牲畜主要有黄牛、牦牛、犏牛、马、骡、羊、猪等,以养羊为主,优良品种是“铜羊”。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茶树、漆树及梨和苹果树。盛产名贵药材虫草、川贝、鹿茸、麝香、熊胆等。稀有动物有熊猫、飞狐、金丝猴等。矿藏丰富,水力资源雄厚,解放后兴办了一批中小型工厂。

民间工匠主要是石匠,多用于建房和筑堰,另有一批善于打井的农工,常于农闲时外出搞副业。民间还有铁匠和银匠。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127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