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人们用什么洗衣和洗澡?

中国古代的人们用什么洗衣和洗澡?

古人洗衣常以草木灰作为洗涤剂,但此物碱性较强,对皮肤不好,常用淘洗谷物后剩余之汁来洗面、洗发,但此法较为麻烦,且效果不佳。魏晋时期,新的洗涤剂——皂角和澡豆开始受到欢迎,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实,早在汉代时,《神农本草经》已将皂角列入药用,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研制,人们发现将去除了种子的皂荚捣烂后,其材质还可用来洗面、洗身。于是,人们将其做成球状,用作新的洗涤剂,并命为“肥皂团”,这就是肥皂的最初雏形。

《本草纲目》对其制法也有记载:“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此外,古人还将猪的胰腺洗净,撕去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加入香料、豆粉均匀混合,经风干后制成澡豆,用作洗涤之用。

我们今天所用的碱和茶麸等洗涤剂在古代也已有之,但因年代久远,记录不详而不知其最早始于何时。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75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