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人们扎腰带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代的人们扎腰带有什么讲究?

古人的腰带通常用丝或皮革制成。用皮革做成的腰带称为“革带”或“韦带”。革带以带扣或带钩系结。用丝做成的腰带称为“大带”,大带并不以带扣或带钩系结,而是有它独特的系结方式:首先将大带从身后绕至前面,然后在腰前位置系结,系好之后,多余的腰带需自然下垂。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大带在先秦时期多施用于礼服或祭服等正式场合,所以也称“绅带”,通常身长三尺,当绅带自然下垂于腰间时,才合礼度。古时候,臣下朝见君主时常常手执笏板(用来记录君命或旨意)以奏事,入朝前或退朝后,他们通常会将笏板插在绅带间,所以,后人称这些宦官为“搢(插)绅”,进一步演变为“缙绅”。此外,绅的引申含义为“束绅之士”,简称为“绅士”。直到后来,“绅士”被用于特指那些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阶层。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75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