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人们也有戴假发的习俗吗?
假发在古代因作为一种高档头饰而流行。假发起源可追溯至3100多年前的西周,《诗经·召南·采蘩》中记载:“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被,就是以头发编织的假髻。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名目繁多的发式,因此假髻种类也较多,戴假发更被看作一项不折不扣的时尚之举。清初,繁华的扬州城盛产各种假髻,如望月、双飞燕、花篮、蝴蝶、罗汉、倒枕、八面观音等。
东晋时,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妇女甚至将假发用作盛妆时顶戴,戴假发因此被看作一种荣耀。宋代时,繁华的大都市中虽然出现了一些专门生产和销售假发的店铺,但戴假发行为也曾在民间一度被禁,原因是这些店铺出售的假发大多为用未经消毒的死者头发编梳而成的,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北宋朝廷下诏禁止妇女再戴假发。尽管如此,戴假发风气已经形成,所以直到现在,假髻仍旧作为一种饰物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