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中的“胡服”是什么样的衣服?
“胡服”指的是古代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少数民族所穿服装的总称。与宽大博带的汉服不同的是,胡服具有短衣、袖窄、裤长和革靴等适宜骑马,方便作战的特点,为塞外民族西戎和东胡的服装。
胡服进入华夏最早始于战国中后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为了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入侵,特颁布胡服令,要求全体将士着胡服,习骑射。于是,一场胡服之风从军队刮向民间,被广泛采用。而赵武灵王也成为中国服饰史上最早的一位改革家。
至北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胡服得到进一步普及。初唐至盛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繁盛,胡舞兴起,胡服更为流行。《朱子语类》卷九一记载:“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加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但至宋明时期,汉族皇帝开始颁布法令禁止胡服和胡俗,汉服和汉文化再次得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