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头饰“风花雪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中国少数民族的头饰绚丽多姿,是一脉相传的文化瑰宝。以其繁多的种类、鲜艳丰富的色彩面料及深刻独特的文化内涵组建成头饰文化的艺术殿堂。头饰文化的特殊性,不仅是作为一种外部的标志符号,更多的是彰显本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当我们置身于少数民族头饰文化中时,便会被其绚丽多姿的内涵所震撼,而大理白族金花头饰就是艺术殿堂中一朵璀璨的瑰宝。

一、白族服饰简介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服饰体现出的总体特征是: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将其地域特点与白族服饰特色联系考察大致可寻出这样的变化趋势:白族服装越往南显得越艳丽饰繁,越往北越见素雅饰简;就山区与坝区比较,山区白族穿着较艳,坝区白族相对较素。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的人,都对白族的服饰有着深刻的印象。阿鹏的服饰,上身着白色对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蓝色宽裤,头缠白包头,肩挂绣花挂包,这种装饰色调明快大方,彰显了白族男性的英俊潇洒。

二、头饰“风花雪月”的主要特征

“风、花、雪、月”分别取义于大理“下关吹拂的清风、上关盛开的山茶花、苍山之顶的白雪、洱海之滨的明月”。当这些优美的取义运用在金花头饰上时,人们可以从中去遐想并感受大理白族人民的生活环境,领悟白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生存环境的热爱之情。

“风花雪月”的结构造型:

大理白族金花头饰以白色为主色调,寓意大理点苍山的皑皑白雪,而青色则隐喻大理湖滨地区农耕者自然朴实纯真的情感,是对大地的取色,也是对洱海之滨的深情着色。用“白心”来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以“心青”来形容明白事理的人,这两色的运用及它们的含义在白族人的内心已根深蒂固。

大理白族金花头饰主要由弯月形的帽子为主体,即是洱海之滨的月;头饰左侧垂直悬挂而下的须穗即为下关风;帽子顶部上方密实的洁白须穗象征点苍山的皑皑白雪,帽子主体上方的花饰图案寓意上关花组成,四者共同演绎出大理的“风花雪月”情。

1.垂下的缨穗——下关风(精神气节)

金花头饰中垂直而下的缨穗是最为闪耀出彩之处,其由诸多丝线扎制而成,雪白的缨穗垂于头饰左侧,随着人移动而左右前后相应摆动,使得白族金花格外优美动人,当阵阵清风吹拂缨穗而过,其随风轻盈舞动,飘逸传神摇曳多姿,寓意为终年吹拂的下关风。

2.金花头饰

金花头饰中帽子的主体上刺绣了多种纹饰和山茶花,色泽鲜艳美丽,金花发辫下盘起的绣花头巾,好似那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将上关花开时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海体现出来,寓意了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美景。

3.白绒的帽檐——苍山雪(品洁寓意)

将绣花头帕上梳理出的白色细密短须毛绒粘制于帽顶,茂密雪白且柔软细腻,形象地体现了苍山顶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在光照下熠熠生辉,因此,将其喻为苍山的雪。

4.头饰主体形状——洱海月(托物志向)

将头饰的整体造型做成弯月形便于穿戴(帽体后方通过细绳或暗扣的连接会更加稳固牢靠),从远望去,金花头顶上宛如上空升起的弯弯明月,与倒映在洱海的月交相辉映,因而视为洱海的月。在大理地区,“洱海月”也被白族人称为“金月亮”,是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寄托与向往。

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四景,让观赏者仅通过欣赏头饰所蕴含的符号象征就能体会出大理人民对家乡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大理白族人民自身的审美情趣。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544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