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天后宫路的由来?天后宫路,为什么只见路不见宫?

沈阳市天后宫路的由来?天后宫路,为什么只见路不见宫?

“天后宫路”这个名字,自然是得来于清代时曾建在此地的“天后宫”。那么什么是天后宫呢?原来,就是海神娘娘庙,也就是妈祖庙。可是,沈阳这个东北内陆城市怎么会有一座妈祖庙呢?

据《奉天通志》记载:“天后宫在地载关山(小北关)三皇庙西,清乾隆年建。为闽江会馆。”又据《沈阳市志》记载:“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位于大东区小北街,创建人为闽人,住持周宗岐,其用途为伙居道,居此住用。”

原来,早在清朝中前期,盛京城的商贾行市开始逐渐兴起。南方各省的商人们纷纷来到沈阳这座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买卖经商。但是,当时路上交通较为不便,于是一些靠近水路省份的商人们便占据了地理优势,尤以勤劳的福建人为多。于是福建商人们便在盛京城修建一处闽江会馆,类似于当时的商会。其中,一位名叫陈应龙的福建人,斥巨资在这里捐建了一座妈祖庙,即天后宫,祈求商船平安、生意兴隆。

妈祖文化起源于福建湄洲岛,后流传于我国沿海各个地区,是历代航海船工、海员、商贾、渔民们共同的信仰。据记载,当年盛京城的天后宫占地20多亩,规模非常宏大,建筑也十分精美,门前还挂有“江南归雨,塞北停云”的楹联。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时,闽江同乡会馆都有集会、庙会,天后宫内外便会人潮涌动,可谓热闹非凡。

后来,大约在义和团时期,天后宫毁于大火。从此便只留下一条道路的名字。

沈阳的这座天后宫,不仅见证了沈阳城当年的商业繁华,也是南北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具体体现。现今,经过沈阳市政府的努力以及在沈闽商的捐助,天后宫的复建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相信这座古老的建筑将重现清朝年间的历史原貌。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475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