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盛镇的石头为何会唱歌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广泛流传于大江南北的歌曲。其实,石头唱歌不是传说,而是现实的存在。这种石头叫响石,产于重庆巴南区的丰盛镇,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响石带。而且,据当地县志记载,此地的石头不仅会响,还有另外一项特殊的功能——能治疗眼疾,在清朝时还被当作礼品赠送海外的使臣。那么,石头为何会响?响起来是什么样的?又怎么能治疗眼疾呢?
在当地人眼中,响石分为石响石和水响石,前者石头内有颗粒,常见于坡头山地;后者则有液体,较为罕见。响石大小与寻常石头并无二致,但是一遇刮风下雨,便会发出不同声响,如鸟叫人唱,或悲鸣长嚎,尤其风雨之夜,石头在夜雨大风敲打吹唱之下,石声或激越或凄厉,传至人耳仿佛在演奏一出跌宕多姿的大戏,让人心潮起伏,难以安眠。一种说法认为经历漫长的地理演化,地表会形成符合矿物成分的结核石,结核石在干燥或成岩过程中,失去水分开始固结,此时外部有矿物外壳,里面体积收缩,于是石内出现空腔。石头空腔中有沙粒、土块、黏土甚至液体,因此摇动时便会发声。响石裸露于地表,经过长期的风化,表面会有裂缝,一旦刮风,空气自然穿缝而入,导致石头呜呜发声。至于为什么水响石较少,有学者认为在石头形成过程中,液体容易蒸发或渗漏,相对石子沙粒等难以保存,因此比较少见。
但亦有学者并不认同此说,认为响石形成包含地质变迁、气候和环境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论。而见于历史记载的响石可治疗眼疾,经过现代实验检测,丰盛镇的响石富含硼和硒两种元素。而硼在临床中一般调配成硼酸用于消毒和眼睛的冲洗;硒则对人的视力有保护作用,如果缺硒,会造成视力损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响石确实具有眼疾药学上的意义,至于如何使用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响石独特的构造,所以招引无数游客前来聆听石头的歌唱,有的人甚至捡拾回家以作留念,久而久之,此地的响石便逐渐稀少了。当地的政府为此颁布了禁令,希望起到对响石的保护作用。但物以稀为贵,这样一来,响石在市面上的行情反而因此逐步走高。而那些收藏回家的响石只能供奉于桌案之上,能否听到与风雨相和的自然之声,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