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礼“合髻”与“结发”的由来与寓意
合髻是唐、宋时期后的一种婚俗。新婚男女以头发作为婚姻结合的信物,即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之前,各自剪下一缕头发,绾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
唐代女子晁采与情人私订终身,写了一首《子夜歌》:“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何人处,绾作同心结。”说的就是“合髻”。
“合髻”与“结发”是中国古代婚礼中先后出现的两个重要的仪式。由于两者都是以新婚男女的头发作为婚姻结合的信物,因而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处理形式上有差别。
另外,“结发”在某些地方还有其他含义。在中国上古原始社会的“结发”婚仪,已经无法考证。据古书记载,“结发”婚仪在阶级社会已经深受买卖婚姻的影响。在《曲礼》曾有记载:“女子许嫁,缨。”意思就是,女子许配人家之后,用丝绳来束发,表示她有了对象。“示有从人之端也”,说的意思是,直到她成婚时,那条丝绳才由新郎亲手从她的头发上解下,这就是《仪礼·士昏礼》所说的:“主人入,亲脱妇之缨。”可见,“缨”确是夫妻关系的信物。
从本质上来看,“合髻”与“结发”是缔结美好姻缘的象征,是民间在姻缘结合之事上,追求喜庆、吉利的特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