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为什么要穿“百家衣”:这种习俗有什么讲究吗

新生儿为什么要穿“百家衣”:这种习俗有什么讲究吗

你听说过“百家衣”吗?这是民间专门用来给新生宝宝穿的衣服。百家衣,顾名思义,就是用一百户人家的布料做成的衣服,这种风俗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和南方一些地区都十分流行。这又有什么讲究吗?

民间认为,要使孩子顺利成长,就得托大家的福,吃百家米,穿百家衣。父母最大的期望,当然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平安地长大成人。于是,每当家里有孩子出生,兴奋的爷爷奶奶们不仅要送出喜蛋,还要到各家各户去讨要一块碎布,将这些碎布块拼合在一起,做成衣服给孩子穿。“百家”其实是虚指,并非要用一百户人家的一百块布不可,不过那些姓“陈”“刘”“张”人家的布头,最是受欢迎,因为“陈”谐音“成”,“张”谐音“长”,“刘”谐音“留”,这些都是吉祥的象征,寓意较好。因此,这些人家给的布块,老人们会十分珍惜。小布块的花色并不需要特别讲究,但以蓝色为最佳,因为“蓝”谐音“拦”,寓意可以拦住想来侵犯孩子的邪魔,保孩子平安健康。

百家衣的造型十分别致,除了坎肩,还可以有长袍、短衣、马甲、背心等。讲究一点的百家衣,布料的颜色拼接都经过精心设计,针脚细密,布块大小一致,图案、色彩搭配精美,堪称是一件艺术品。穿上百家衣的孩子,模样质朴憨厚,越发增添了可爱之态。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将百家衣视为乞丐衣,认为是穷人穿的衣服。宋代陆游诗里就说:“哀哉穷子百家衣,岂识万斛倾珠玑。”旧时乞丐讨要人家的布块,浑身打满补丁,也是一种百家衣。人们认为穿上这种乞丐衣的孩子“命贱”,不娇气,不生病。百家衣又称为百衲衣,民间认为,穿上百家衣,孩子就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此外,僧衣也可称为百衲衣,因为有些僧人为了苦修,往往拾取许多破碎的布片缝缀衣服,不过区别小孩子百家衣鲜艳的色彩,僧人的衲衣颜色多为黑灰色。僧人的百家衣又称为功德衣、无畏衣。年老的僧人常自称老衲,也正是源于此。

总之,孩童穿百家衣作为民间一种重要的育儿民俗,主要用来为孩子祈福。如今,真正的百家衣在城市中已很少见,出于卫生安全考虑,百家衣并不被一些年轻父母所接受喜爱。不过,给自己的孩子穿以前亲戚朋友家孩子留下的旧衣服却很常见。人们认为,穿过的旧衣服经过了多次洗涤,不会残留有害物质,何况孩子长得快,买太多的衣服也不实惠,或许,这也是另一种健康又经济的“百家衣”。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54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