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闹公婆”习俗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结婚时要“闹洞房”,但你听说过北方地区新婚时“闹公婆”的习俗吗?所谓的“闹公婆”,就是看似威严的公公婆婆,在新人结婚当天不仅要被亲戚朋友涂花脸,扮小丑,还要出去游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公公婆婆怎么会愿意被别人闹,以丑形象见新媳妇呢?
闹公婆的习俗,在陕西、山东、甘肃以及西北回族某些地区,都普遍存在。在新郎新娘结婚当天的清晨,人们就会叫嚷着来给公公婆婆(某些地方也包括新郎的哥哥嫂子、姑姑舅舅等人)化上妆,不过跟漂亮的新娘妆不同,公婆妆是怎么丑怎么画,锅底灰、墨汁轮番上场,即使平时再有社会地位再威严的公婆,这天也会被人们无所顾忌地画成小丑。
人们还会让他们把衣服反着穿,拿南瓜皮当帽子,耳朵上挂上串红辣椒。在鲁北的阳信县,除了用锅底灰抹花脸外,还会画脸谱,扎小辫。邻居们用毛笔在公公婆婆的脸上画上鸳鸯戏水、鱼儿戏水等图案,婆婆被扎滑稽的小辫自不待言,最有趣的是公公也会被抓住扎上小辫。
化完妆后,就要闹公婆了,这天没有长幼尊卑观念,所有人都能上去闹一番。在回族地区,宾客们会抓住公婆,让他们倒骑着驴,或者倒骑着牛,在院子里或去街上游走一番,让大家伙好好高兴高兴。在陕西的农村,大家敲锣打鼓,让化着小丑妆的公婆扭着秧歌,一直扭到村口,去接新娘的花轿子,接到轿子后,则跟在轿子后面一扭一扭地跟回家。在山东阳信县还会有一场独轮车逛街的大戏。
待下午客人们酒足饭饱之后,兴致大发,于是推出早已准备好的独轮车,新郎新娘和画着脸谱、扎着小辫的公婆也出场了,婆婆被抬坐在独轮车里面,而公公则会推着独轮车往前走,新娘走在最前面象征性地拉车,新郎在后面用一面破脸盆敲着当作敲锣。这时,宾客邻居都会出来看热闹,边走边闹,公公推得不稳,婆婆也会在车上摇来晃去,一不小心甚至会摔跟头。新娘看着公公婆婆,自然会觉得尴尬,但公公婆婆却往往任大家闹腾,笑得最开心的也是他们了。
有的地方闹公婆得一直到晚上才能收场,人们这时候就顾不上公婆,得去“闹洞房”了。有人说,闹公婆是公公婆婆想在新娘和其娘家人面前表现自己随和亲切的一面,让新娘娘家人放心。而在中国传统社会,还有什么比儿子娶亲更令人高兴的呢?所以不管平时多严肃的父母,这时候都会任人折腾,乐在心中了。这种“闹公婆”习俗是民间的一种集体狂欢,为新人的婚礼增色不少,跟闹洞房一样都成为野性自然的别样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