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热冬果的起源历史与功效做法
热冬果,是指煮熟了的冬果梨,这也是兰州历史悠久、风味特殊的名小吃。
热冬果起源于唐代。相传唐太宗时,宰相魏征的母亲患病,终日咳嗽不止,服了上百种药物均不见效。一日,有一位名医献上用冬果梨汁与草药粉未熬制的梨膏,魏母食后不久便恢复了健康。从此,冬果梨便身价倍增,称誉中外了。
冬果梨,主要产于兰州郊区及皋兰、靖远一带。其中以兰州郊区所产的最佳。冬果梨有大、小之分。大冬果梨果实为卵圆形,单果平均重278克,皮色金黄,果肉水白,肉质较粗,汁液丰富,甘中带酸;小冬果梨,果实为卵形,单果重157克,果色黄绿,阳面略有红晕,皮薄肉细,果昧甘甜,风味在大冬果梨之上。
热冬果,即将冬果梨辅以冰糖煮烂,饮汤食梨,甘甜清爽,有清心润肺、利大小便、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除烦解渴、润燥除风、醒酒解毒等功效。
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肺结核、气管炎的病人,经常食用能缓解症状。声乐演员经常食用,能增加口中的津液,起到保护嗓子的作用。故有人写诗赞曰:“北风吹雪花朵朵,一锅梨子一炉火,如愁中风患伤寒,请君试尝热冬果。”
兰州还有一种软儿梨,也很具特色。软儿梨,相传始植于南宋。果呈扁圆形,单果平均重127克,果皮粗糙,富蜡质,果肉绵软,果汁充盈。每年10月采摘,经过20多天的贮藏软化,果色由黄绿变为暗黄色,即可食用。
软儿梨是一种晚熟梨,它的最佳吃法是:将软化的梨放于通风阴凉处,入冬后自然结成冰球,吃时将冰冻软儿梨放在凉水中浸泡片刻,待梨的表面蜕出一层薄冰壳后,剥去冰壳和外皮,即可吮食果肉。果肉香甜微酸,略带酒味。
寒冬腊月,吮食几枚软儿梨,可清热润燥、生津化痰。故前人曾有诗赞道:
“冰天雪地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满树红颜人不取,清香偏待化为泥。”